返回13、甘宁来投  骑砍三国之御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当今江东,人心思变,而天下大势,更是顺昌逆亡!”

    “说的好!”

    陆绩拍案而起,亦是振声说道:“好一个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行略兄,方今天下,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主王政,虽是草芥出身,却是心怀天下,其在青州时虽有抄掠富足,破门灭户之举,却实因形势所迫也,然自徐州秉政以来,可谓从善如流,优容士子,善待富家,不仅武功盛烈,更是重举文事,此英明神武之主也!”

    “士子者,国之腹心,富家者,国之基础。优容士子,即礼乐兴;善待富家,则尊卑定。”李述点了点头:“徐州牧诚明主也。”

    他盯着陆绩,扬眉耀目,斩钉截铁地说道:“其虽是黄巾贼寇出身,却是一个英雄人物,述其实慕名已久,颇为神往,公纪你欲效陈平,吾则愿为淮阴!”

    陈平韩信都是先投靠的项羽,却先后改换到了刘邦的门庭,且在击败项羽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负责正面战场的韩信自不必多说,陈平用计气死范增也是左右成败的大功。

    陆绩与李述相识多年,早就清楚此人心怀大志,更对袁术早有不满,此时听到对方慨然应诺,心中暗喜,嘴上却还是故作劝道:

    “行略兄,吾主固是明主,然毕竟孤军深入,兵马不多,此事成败尚未可知,若事不成,不仅你我性命难保,甚至牵连家族,如此干系重大,切莫仓促决断,当三思而后行。”

    “干大事岂可惜身!瞻前顾后,非吾所为,事若成,则共富贵,事不成,共入鼎镬,如此而已!”

    李述和陆绩表面上看似相同,都是出身不低,文武双全,实际上却是截然不同,这也跟他们的出身有关,吴郡陆氏是经史传家的百年世家,自小耳濡目染之下,哪怕穿着盔甲,提着刀剑,也不能改变陆绩的本质更接近一个名士,一个文儒,所以心思谨慎,思虑也多。

    而李述的家族虽也是豪族,却是糜家那样的商贾之家,加上他少时游历天下,哪怕读书万卷,骨子里也是一个任侠豪迈的人,当断则断,一言而决。

    但对于已先入场下注的陆绩而言,希望的恰恰是他这样干脆利路,当即大喜,击节而赞道:“行略真伟丈夫也,你我肝胆相望,共谋大事,何等快哉!”

    两人相视一笑,再度坐下来后,李述沉吟了会,道:“不过单凭你我二人,尚且不足,要成此事,还需多些同道中人才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陆绩笑道:“此事不难,在吾主与袁术之间,聪明人都知道该选择支持谁,吾本也计划接下来前去拜访沈家和召氏。”

    寿春召氏,乃召公奭之后,和沈氏一样都是兴于西汉,延绵数百年的江东大族。

    李述颔首道:“这两家是寿春世家的代表,若能支持王州牧,自是大有助益,不过那校尉王熊不是已和沈家搭上线了么,还需要你再跑一趟?”

    “沈殊又非沈家如今的当家人。”陆绩道:“此等大事,非得探明主事者心意不可!”

    “沈况寡言深算,召谦多疑谨慎,想要说动他们二人,殊为不易。”

    李述一边点评这两大世家的家主,一边问道:“此事徐州牧可知,又是如何打算的?”

    “主公心意,吾已尽知。大事自有他这边安排为之,你我等辈此时只需鼓唇摇舌、推波助澜,便算大功一件,至于真正出力时,其实还要到最后的关键时刻,至于徐州牧接下来想要如何谋取江东,是这样的....如此如此。”

    陆绩把王政的计策,有所保留地转述给李述。李述拍案叫绝:“妙计,妙计!真妙计也!”

    其实他和陆绩都不知道,这根本不是王政的真正计策。

    心意改变之后,王政在来寿春之前自然是要先和自家的第一谋士,鬼才郭嘉深谈一番,得知自家主公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郭嘉大喜过望,也是不遗余力地给王政献上了上中下三条计策。

    王政最后选择的是中策,而这原本也在郭嘉的意料之中。

    像郭嘉这种水平的策士,他很清楚作为臣子永远应该给主公做选择题,而非判断题。

    三国演义里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某某谋士给主公出了“上中下”三策,便是基于这层考虑,乃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手段,其实人家谋士心里是有着最佳答案的。

    那么这个最佳答案一般放在哪里好呢?

    不是上策,而是中策。

    为了让主公选择谋士认为的“最佳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同时摆出另外两个计策。

    下策固然是一眼便知不太靠谱,上策其实也只是看似高明罢了。

    所以如今让陆绩和李述交口称赞的,也正是那个看似高明,却已被王政放弃的上策。

    不自知的陆绩却还神情郑重地提醒道:“事关重大,需得机密。徐州牧此计,出吾口、入你耳,万不可轻泄。”

    “公纪视吾为长舌妇乎?”李述当即怫然不乐:“相交数年,何故相疑?”

    “吾怎会对兄长相疑呢,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多嘴提醒罢了。”

    两人密议停当,陆绩当即便要转身离去,刚刚走出室外,却被李述出言唤住:“公纪,是否还有一事忘记了?”

    陆绩愕然回头,却见李述正一脸肃穆地望着他道:“你尚未说明,何时引吾去拜见州牧尊上?”

    陆绩哑然失笑:“兄长勿急,自当尽快引见。”

    ......

    日暮黄昏之时,陆绩方才从召府缓缓走出。

    一天奔波下来,他此时精神兀自亢奋,身体却已吃不消了,眼见天色渐暗,便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作为如今的江东政治与经济的中心,此时街道上依然行人络绎,熙攘热闹。

    穿过两条小巷,陆绩转上一条宽道,忽然听见身后传来阵阵喧哗,心中讶然,循声望去。

    却见后方见路人分开,十几骑招摇过市,发出叮铃铛铛的清响,似是人人身配铃铛。

    当先一人约莫二十出头,锦衣绣甲,携弓带箭,头插鸟羽,顾盼自雄,气概非凡,其余伴当亦是纷纷相似打扮,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