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三章 三路合围  过河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李长庚出走了?”齐玄素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太过震惊,也谈不上恼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不会让齐玄素过于为难。

    从一开始,齐玄素就在政策上做出了区分。

    在公布战犯名单之前就主动投诚合作的,千金买马骨,比如张气寒。

    在公布战犯名单之后仍旧能临阵起义的,不咎既往,比如清微真人。

    顽抗到底兵败被俘的,追究责任,比如秦权骁、程太渊和一干儒门大儒。被俘之人中,部分有功于社稷的,可以酌情特赦,如景真明。

    这是以道门的名义发布的政策,押上了道门的信誉而不是齐玄素个人的信誉,总不能把人骗过来起义投降,事后翻脸又要处置战犯,道门的信誉还要不要了?没有这样的道理。

    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政策,铁了心要赶尽杀绝,拒绝接受投降,拒绝讲和,把对手逼得上下一心,不得不拼死一战,这么一路打下去,又要死多少人?

    到那时候底层就不死人了?只会死得更多。

    内战一起,无非是从两个坏选择中选一个相对不那么坏的,哪有十全十美?

    若有十全十美,这个内战就打不起来。

    这是内战,没有血海深仇,不能拿外战来类比。

    想要彻底清算战犯,就不能怕死人。想要少死人,就清算不了所有战犯。

    既想要少死人还想把对手彻底清算了,凭什么呢?

    凭道德?凭良心?凭大义?凭三寸不烂之舌?

    一面指责道门方面不清算战犯,又一面悲天悯人心疼底层死了人,这不是左脑和右脑互搏吗?

    至于大人物不死,死的都是底层人,这就不得不提一个残酷的客观事实??无论打不打这场内战,就算天下太平,也是底层人先受苦。

    最难最苦的永远都是底层人。

    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不因悲悯而改变,就算把佛祖、道祖再加上西洋的神全都绑在一起,也改变不了。

    当然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肆意批判,然后呢?

    日哭夜哭自然是哭不死国贼,日批夜判,道德高地顶到天上去,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算无上意志发大洪水,毁灭人间,待到新的人类出现,还是要分出阶级,还是会底层人先受苦。

    如果一个底层人不再先受苦,那么意味着他已经脱离了底层。

    齐玄素最终还是选择了少死人的方案,他能做的就是以放过部分战犯为代价尽量少死一点人,没有为了后世之名而去大开杀戒。

    当然可以批判齐玄素,批判他放过部分战犯,妥协了,软弱了,这都没有问题,却不能说他坐视底层人去死。他真要想一个武帝威名,大可放开手去杀,哪管尸骨如山。

    至于后来人效仿的问题,虽然道门宣称是叛乱,但本质上是一次分裂。

    这种南北分裂是存在民意基础的,只有少部分人的野心家,只能搞宫变或者小范围的叛乱,搞不了这种大规模的分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多亏了姚令,是她提前引爆了这颗雷,本来太平道已经认命,可七代大掌教的意外飞升让秦权殊和李长庚看到了机会决定冒险一搏。

    如果没有姚令的宫变,三道大概率还会斗而不破下去,明面上还是一个道门,暗地里分裂不断加深。

    终有一天,将会是半数对半数的局面,到那时候是谁叛了谁呢?谁又能代表道门正统?

    所以说姚令的宫变间接起到了引蛇出洞的效果,在还没有达到到半数对半数的程度就提前内战,齐玄素终是凭借着多数赢下了这场内战。

    后来人想要效仿,前提是存在这种民意基础。

    没有这种基础,成不了事。

    当再次存在这种基础的时候,无论是诛九族也好,还是千刀万剐也罢,总会有人站在这个风口浪尖上。

    说回李长庚,如果李长庚真投降了,那么齐玄素反而觉得棘手。

    按照政策来说,李长庚不是被俘的,那就是临阵起义,难道齐玄素也要特赦李长庚吗?

    四大战犯,赦免一个清微真人还说得过去,毕竟清微真人名声不错,又促成国师下野并主导和谈,大多数人还能接受。若是一口气赦免两个,怎么跟道门上下交代?平叛的还不如造反的?真就成了罚酒三杯。

    可要是杀了国师,那也不好办,还是那个老问题,道门的信誉要不要了?人家没有被俘而是主动投降,你抬手就杀了,难道你先前的承诺和政策都是放屁?

    却是两难。

    若是国师不投降不出走,决定顽抗到底,那更麻烦,对付秦权殊和国师联手,以道门如今的实力,肯定能赢,却也肯定不会毫发无伤,所以又绕回到齐玄素的选择上,他还是想要少死人的,无论是上头的还是下头的,都少死一点。

    所以国师主动出走是最好的结果,齐玄素不必为难,就当这个人不存在,淡化处理就是了。

    至于天师的请辞,齐玄素征求了其他几位太上议事成员的意见,说到底是正一道张家内部的事情,其他人基本没有意见,如慈航真人还是举双手赞成。

    所以齐玄素决定接受天师的请辞。

    无非是早两年晚两年的事情,天师主动让位,也不会马上飞升,影响力还在,算是扶上马送一程。

    张月鹿终于不再是无职闲人,而是代理正一道大真人,最终还要通过中枢议事的选举程序,才能把那个“代”字去掉。不过问题不大,齐玄素支持,天师也支持,投票的人自然会看风向投票,肯定能让张月鹿成功当选。

    严格来说,张月鹿是第一个成为副掌教大真人的八代弟子??齐玄素没做过副掌教大真人,他是一步到位大掌教。

    处理完这两件大事,齐玄素也不免感慨,他刚刚成为道士的时候,三师正是如日中天,一转眼的工夫,三师已经陆续退出历史舞台。

    接下来齐玄素又见了金公祖师等人,作为战败者,基本有一条,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