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五年科举,三年模拟  知否从蒙童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谈文录》随时都可以借阅,但这种卫辰亲自讲学的机会,可是听一次少一次,所以必须倍加珍惜才行。

    整场讲会,先是卫辰一个人讲,再是士子们轮流提问。整整半天时间,卫辰都站在台上,与士子们耐心细致地进行着交流。

    卫辰讲得嗓子冒烟,头晕眼花,却是乐在其中,一点没有休息的意思。

    最后还是士子们察觉了卫辰的状态,自发道:“不能再问了,累坏知州大人了。”

    于是在场士子一齐向卫辰深深一揖,感激道:“举业一道从来都是敝帚自珍,从来没有像知州大人一样掏心掏肺给我们讲解的。请受我们一拜。”

    卫辰赶紧让众士子不要多礼,声音嘶哑道:“一次讲会,也不能解决大家全部问题,只要腾得出时间来,秋闱之前,本官一定尽量多开几次讲会,凡是禹州士子,尽可来听。”

    这种仁厚无私的举动,又弄哭了不少士子,他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礼贤下士的父母官。

    站在台上,看着下面这些对自己又敬又爱的士子们,卫辰不由暗暗叹了口气。

    其实卫辰一点也不想搞什么科举培训班,教出来一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有什么益处?

    在他看来,眼前这些士子,压根就不该投身科举,全都用德先生和赛先生武装起来建设国家才好。

    可卫辰也明白,这根本不现实。脱离了科举,一切都是无根浮萍。

    抛出一些零碎的知识和发明容易,但要让世人接受这一整套体系,比登天还难。

    卫辰之所以致力于讲学,不仅仅是为了邀买人心,也不仅仅是为了义学的存续。

    他的目标是要成为拥趸万千的世之大儒,只有成为万众景仰的学术领袖,才有资格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想。

    这条路肯定很艰难。

    王安石就是个例子。

    养望三十年,天下归心,可一旦发动变法,顷刻间众叛亲离。

    但卫辰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去做,总能做出些成就来。

    哪怕只是一丁点。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