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6章 九零年代对照组(6)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徐茵花了一下午,把烧饼炉子支棱起来了。
    外面是全新的白铁皮,中间是用环保材料填塞的隔热层,最里面抹上一层层用来捏陶罐的环保粘土。
    完工后,乍看像是一口包了一层白铁皮的陶缸,简称铁包缸。
    缸底和白铁皮桶底之间是中空的,用来烧炭。
    徐茵还用钢丝拧了一个收纳架,围在炉子四周,用来挂抹布、铁钳、收钱箱之类的。
    做完以后,晾一晚上,明儿早上就可以用了。
    “爸,明早不用去食堂买早饭了,我烤烧饼给你吃。”
    徐父半信半疑:“你真会烤?”
    “会啊,我看过别人怎么烤,简单得很。”
    “……”
    徐父更加不确定了,决定明天还是去食堂打一份粥。
    闺女要是烤出烧饼了,就说烧饼太干,喝碗稀的,免得噎嗓子;要是没成功,好歹还有粥喝,不至于饿肚子。
    次日,在徐父眼里经常睡懒觉的闺女,破天荒起了个大早。
    洗漱完就把家里的面粉袋子、芝麻、白糖都翻了出来。
    另外,还从系统仓库拿了份猪油、椒盐、花生酱、酵母出来,假装是昨天买铁皮桶时采购的。
    徐父一看这架势,心里有点吓抖抖:“你妈回来不会骂我们吧?”
    嘴上疑问句,心里肯定句。
    这还用问吗?肯定骂啊,而且还会拧着他的耳朵骂。
    他都能想象那个画面。
    “要不,用点面粉、用点盐就算了,这芝麻、白糖、还有那些啥……就算了,别真把你妈惹火了。”
    徐茵好笑地看了徐父一眼,继续揉面,一边慢悠悠地说:“爸,真把我妈惹火的不会是这些。”
    “那是啥?”
    徐茵给了他一个“自己领会”的眼神。
    徐父:哦,是那两万块!
    他媳妇想把两万块借给小舅子盘门面做生意,而他和闺女把两万块给花了……
    徐伍一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很严峻,不!是非常非常严峻!
    要不,出去躲躲?
    可是能躲去哪里呢?
    再说,留闺女一个人在家也不安全啊!
    媳妇回来后拿闺女出气怎么办?
    “算了算了,花都花了,你妈再生气又能咋地?”
    还能把他一个大男人撕了不成?
    徐父深吸一口气,挺了挺胸膛,眼神透着一咪咪视死如归。
    徐茵以前用烤窑烤过很多烧饼,系统仓库到现在还囤有不少当年烤多了的烧饼,但用这种不密封的自制缸炉还是第一次,所以她虽然对自己做的烧饼有信心,但也没有十全把握一定能烤得跟烤窑烧饼一样成功,也许会烤焦。
    因此第一把尝试,她不打算搞复杂的,只做了三种简单口味的烧饼:葱香椒盐、芝麻白糖和浓香花生酱。
    揉好面团,放到旁边醒一会儿,她把烤炉拎到楼道尽头的小阳台,生火烧炭,先把炉子热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茵家在三楼,这一层楼的职工,基本都下岗了。
    徐茵家在三楼,这一层楼的职工,基本都下岗了。
    搁平时这个点,楼道里早就很热闹了,进进出出洗漱上厕所的,洗衣服晒被子的,生炉子烧热水的。
    可这不昨天签了字领了钱,正式下岗了,找工作也不用起这么早,因此各家的大老爷们还在睡。
    女人们聚在楼下天井洗衣服,水龙头哗哗的流水声和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嗑声,徐茵在三楼都听得见。
    楼道里没人,徐茵进进出出好几趟也没人看到。
    她蹲在小阳台,一边生火,一边充当吃瓜群众,津津有味地听着楼下飘来的八卦。
    “小吕,你家签字了吗?”
    “签了,谁不签啊?咱们这双职工楼,也就老周家没签吧?”
    “就他家没签?不对吧!先前听说好几家都不打算签。”
    “那就不晓得了,反正昨天结束的时候,小何说名单上的人,只有老周没签字。”
    “看来老周家这些年攒了不少钱,拿出三万不心疼。”
    “是啊,我家要是拿得出三万,我也选择留下,下岗总归不是好事情。”
    “我大早上还跟我家那口子吵架了,我急得几宿没睡好,他却一点都不着急,今天不用去车间了,睡到现在还没起,快愁死我了!”
    “可不是么,一下子丢了饭碗,心里是真没底。两万块看似不少,也顶不了多久。”
    “我们好歹还拿了两万,你们看老徐家,领到钱不到半小时,又花没了。”
    “对哦,你们说老徐两口子咋想的?花两万块买了两间小破房,究竟咋想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