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4章 先回防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一个月多了,大军很可能遭遇了李瑕?”
    “便是遭遇李瑕,十五万大军必定不会败。想必是大雪封路,消息慢了。”张易道:“可以确定的是,唐军已经慌了,他们一直以来都没有李瑕的消息。”
    “唐军确实是慌了。眼下是因李曾伯死守着兴庆府,只等兴庆府城破,大军南下,则可知李瑕治下六路早已人心动荡。”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不要拣好听的说。”忽必烈道:“一个多月都不能攻下兴庆府。本汗问你们,李瑕还有没有击败大军的可能?”
    “大汗放心,当然不可能。”诸王纷纷大笑。
    “他那点兵力,怎么可能击败十五万大军?”
    忽然冒出了一句让所有人瞬间安静下来的话。
    “有。”
    张弘范思考着,忽然眼神一动,出列道:“当年睿宗皇帝以三万余兵力击败了金军十五万大军……”
    他举的又是拖雷的三峰山之战的例子。
    “当年武仙成功逃脱,走南阳,还能收拢溃军十万人,可见以少胜多,求的是击溃,而非歼灭。以李瑕的打法,必然利用其战场上的经验优势,通过绕走侧击战术,伺机击安西王中军……”
    杨文安听了一会,道:“他兵力不足,做不到。”
    “若是安西王与脱忽大王分兵了呢?”
    “那时间便不足。”杨文安道:“要击败十五万大军,至少也需三万余人。”
    “我担心的便是唐军有这三万人。”张弘范道:“李瑕不是疯子,据我了解,其人实则谨慎异常。他之所以敢渡过阴山,只有一个可能,廉希宪。”
    “……”
    这日议到最后,元军中不论蒙古人还是汉臣,不得不承认张弘范的说法有道理。
    在攻打兴庆府一个多月后,却还没看到唐军调动甘肃的援军来支援,显然是因为甘肃的唐军主力不在。那基本上便可以确定李瑕的战略。
    杨文安走出大帐时,回想到张弘范说李瑕谨慎,不由摇了摇头。
    “谨慎?根本就是疯子。”
    他不认为李瑕与廉希宪合击元军十五万大军就是谨慎。
    那不过只是从不可能到有一丝可能而已,实则还是一场疯狂的冒险。
    不过对抗大元一开始就是从不可能当中寻找一丝可能……杨大渊降了,李瑕不降,无甚好说的。
    远远地,有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传来。
    “报!报!”
    有快马从南面奔回了大帐,马上的骑士不等下马就高嚷起来。
    “攻破城池了,攻破了……北面的城墙塌了!”
    “破城了!”
    杨文安愣了一下,遥遥望向兴庆府,冷笑了一下,暗想李曾伯不容易,苦守这么久,还是被破城了。
    很快,忽必烈再次召集诸将,下达军令。
    一方面,调兵遣将迅速杀入兴庆府中,先打掉唐军在西北最重要的屏障;另一方面,派出大量的骑兵南下,封堵住唐军南逃的道路。
    不仅是为了防止李曾伯南撤,还是为了除掉昔里吉。
    正是为了这个昔里吉汗,元军才选择与李曾伯在城下苦战,而不是绕过贺兰山南下攻打更空虚的甘肃。
    好在,苦战终于有了回报。
    一个个元军将领得了军令,带领着骑兵出营,踏过积雪与淤泥向南。
    杨文安奉命取青铜峡。
    那里有个唐军的堡垒,东面是黄河,西面是沙漠,占据着地利,是从兴庆府南下后的第一个钉子。
    若是让李曾伯率兵逃到那里,难免又要守上半个月一个月。
    元军一路南下,有侵略如火之势。
    杨文安任雪花打在脸上,考虑着接下来的战事只怕会太轻易。
    如果李瑕死在了漠北,那接下来忽必烈亲征,攻取关中就算不是易如反掌,也是不太难。
    如此一来,只怕是不会再给他裂土封候的机会了。
    那也无法可想,唯有在灭唐、灭宋的战事中多立战功,赢一个高官厚?了……让人微有些遗憾。
    行军一整日,终于杨文安这一路兵马在天亮时赶到了青铜峡。连李曾伯都还没退出兴庆府,还在他北面。
    “休整一夜,探明敌势,明日攻城!”
    安营下寨,一夜无话。
    次日,杨文安登高而望,望着青铜峡的地势,准备攻垒。
    望筒一抬,他却是愣了一下。
    只见那堡垒西面,竟然还有一支唐军在火速行军,似乎是连夜而来支援青铜峡的。
    良久,等那支唐军抵达,一柄大旗便立在了堡垒上方。
    赫然是一个“廉”字。
    杨文安眯起了眼,看向了边上的将旗,上面确实是“大唐甘肃路安抚制置使廉希宪。”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