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9章 荣养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少。
    赵昀龙颜大悦,赏了她一杯酒。
    李瑕感受得出来,其实赵昀非常好相处。
    不过,皇帝与天下众生,就像个巨人与蚂蚁。
    皇帝有时不是真要杀人,只是随脚一踩,随手一按,便有可能弄死一群蚂蚁。
    对李家而言,荣王就好像是皇帝那只脚、那只手,压垮了李家的蚁穴。
    现在,李瑕这只蚂蚁爬到皇帝肩上了,看到的反而是随和与宽仁。
    只要那只手还没把他从皇帝肩上掸下来。
    ……
    李瑕不愿被掸下来,心中已在估算着。
    他到临安不过六七日,算时间,江万里这才刚刚入蜀,想必正见到百姓已从一座座山城迁下来。
    距离江万里稳定住川蜀局势并把奏书送回临安,还早。
    在这之前,赵昀不会罢掉他这个蜀帅。
    “臣在临安习惯,但有些清闲。”李瑕于是道,“臣斗胆,请陛下赐臣一个差遣。”
    贾似道脸上又浮起讥笑,把他这以退为进的伎俩看得清楚。
    果然,赵昀笑骂道:“你不过回朝述职,待述了职,还须为朕戍守川蜀,竟还讨要差遣?”
    贾似道揣度着官家心思,无非是江万里奏书未至,暂不愿罢了李瑕。
    至于继续任蜀帅?说说罢了。
    马上要立忠王为太子,放这个忠王之敌去领一路大军,岂能放心?
    李瑕道:“臣不会施政,唯擅谍探。如今北面汗位之争如火如荼,不如由臣来刺探此事?随时报敌情于陛下……”
    赵昀沉吟了片刻,感受到了李瑕的真诚。
    似不愿再去川蜀那穷乡僻壤,想要留在繁华临安。
    酒杯被放在桉上,他开始考虑。
    大宋的情报分由几个机构负责,皇城司监察宋朝官民百姓,由天子直属,李瑕不宜入皇城司;
    在战场前线刺探军情的先是机宜司,后改为宣抚司、都督府负责,下设边铺,包括制置府管谍探,不必再调任;
    唯独中枢掌握谍情的机速房。
    但,枢密院……
    “你想入枢密院机速房?”
    “臣愿为陛下分忧。”
    “师宪,你是宰执。”赵昀有些随意地问道,“你以为,让非瑜兼任机速房计议官如何?”
    贾似道瞥了李瑕一眼,微微冷笑。
    机速房归宰执、院臣轮值管辖,可见其重。
    计议官每日见的都是国之重臣,参详的都是机秘事宜。
    想都能想到,若让李瑕进枢密院,之后随时会在吴潜、饶虎臣之间来回摇摆。
    “臣以为不妥,馆职须用读书人。计议官虽官职不高,却须参阅大量文书,往往以太常博士担任,未有地方节帅兼任之旧例。”
    这理由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理由。
    赵昀遂看向李瑕,道“听到了?”
    “臣愿辞蜀帅之差遣。”
    赵昀大笑,抬手一指,道:“你还年轻,不读书,如何使得?朕还盼着往后用你为宰执。”
    “臣惶恐。”
    “不必惶恐。”赵昀目露赞许,道:“史俊上表称,你在汉中戍屯还有不足。譬如,只须先修褒惠渠,开垦出一批良田,招抚流民,以工偿其田租,再修柳边堰,如此循序渐进,可更吸引流民归乡,又可使汉中一年之钱谷分作五年花销……”
    李瑕仔细听着,连连点头称是,受益匪浅。
    汉中施政,他是初次治理那么大地方,手下文官又少,做得肯定算是很差的。
    大方向没错,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太多的问题。
    之所以韩祈安每天拿着账册苦劝,就是因为李瑕不会调度。
    “调度”二字讲究太细了,只说田亩,山阳与山阴处的地每年的产出就差得太多,如何分配让百姓满意都要理章程。
    所有细节李瑕都要从头开始学,更惶提如别的文官一样,将一分钱掰做十分来做事。
    赵昀于是捏着李瑕这把柄说了许久。
    若只在文书上论政事,这位天子可谓是极知政。
    “史俊大大小小罗列了大小七十余项你施政之错漏。”赵昀最后道:“但朕以为,你做的并非不好,不过是细处略有不当,失之于稚嫩。”
    “臣愧对陛下重托。”
    “不,你还年轻,朕对你是寄于重望啊,视你为宰执之材。这样吧……你既嫌在临安述职清闲。到太学去读读书,也不必入舍,自会有人教导你。”
    “臣谢陛下隆恩。”
    ……
    李瑕知道,这是吴潜的手笔。
    史俊那样的忠正能臣,立场从来不难猜,一看就是吴潜说服不成,开始用计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