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很遗憾,明知道患者等检查结果出来会死亡,还是得等。
不是医生见死不救,而是没哪个医生敢拿自己的前途与房子进行一场豪赌。万一病人没能救回来,家属告上法庭,医生十有八九完蛋。
为了自保,医生只能等检查结果。
在等待过程中,只能做一些基本的抢救措施,绝不敢开刀、介入手术。
甚至包括用药都是极其谨慎。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不是医生不近人情,没有同情心,而是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操作。
“这个患者进行了空肠与食管吻合,我根据她的症候、手术方案,大胆推断她的病因很可能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胆汗、胰液发生了反流。”
周灿给出了诊断结论。
乐主任听后,陷入沉思。
“反流液多为碱性,没了胃部的胃酸中和与缓冲,所以它对食管黏膜的侵袭性更强。于是每当反流发生时,患者便会感到胸骨后疼痛难忍,食欲自然而然的减退,身体长此以往,必定体质严重下降。”
他根据周灿的结论做出了进一步分析。
周灿只是笑着点头,表示正是如此。
“那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乐主任虚心向他求教。
病因找到了,而且不是立刻致命的那种,留给医生充足的救治时间。
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治疗,改变患者的现状。
“这个已经做完了手术,恐怕有点麻烦。如果没做手术之前,倒是有办法解决。”
周灿的表情变得严肃。
他不是神,有些术后并发症几乎无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前一位手术医生都已经把患者某一部分组织给切除掉了,他就算知道该怎么救治,也没办法。
“是我把手术做烂了吗?”
乐主任也是一个聪明人,尽管周灿没有明说,他已经明白了几分。
有水平的医生,一般都不会去批评其他医生的手术没做好。
最多就是像周灿这样,稍微点一下。
基本上也不可能去追究上一位手术医生的责任。因为患者做手术前,家属都是签了字的。完全知情,并且同意这才做的手术。
即便明知道手术前的签字会带来巨大风险,但是基本无解。
该签字时还得签。
家属不签字,那就没办法手术。
只能换一家医院。
而且家属的专业水平肯定远不如主诊医生,拿着百度、知乎等网上科普的医学知识去教医生如何定手术方案?别搞笑了。
只要有家属敢这么做,主诊医生解释不通以后,直接就会放弃,让家属另找高明。
现在有些聪明的患者和家属,在手术前喜欢多问几家医院,敢于对医生制定的手术方案进行多重比较。这其实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必须是慢性疾病,并且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与金钱、精力多跑几家医院。
如果选择的医院都是大院,基本上能够规避一些潜在风险。
周灿对于乐主任的询问,还真没办法正面回答。
即便两人关系不错,当着乐主任的面,承认他把手术做烂了。这是极其愚蠢的做法。
人家就算当面没什么意见,背后肯定会有一些想法。
要是碰到那种夜郎自大型的医生,直接反目成仇都有可能。
“周医生,那这个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还有办法解决吗?”
乐主任换了一种方式发问。
“把您的手术方案与手术记录给我看看,然后可以趁着这个时间段,再给患者做一个24小时胆红素监测检查,可以的话,最好辅以胃镜检查,主要观察一下胆汁反流的情况,明确病因。”
周灿并没有贸然‘指点江山’。
能看出来,随着他的从业时间越来越长,医术水平越来越高,做事情,说话,反而都变得更加谨慎。
这也是所有医生进化后的共同表现。
越是水平高的专家,在诊疗过程中越谨慎。
不完全是害怕被打脸,而是看待问题更全面,深度的综合评估与论断,已经渐渐融入他们的诊疗习惯中。所以在行医时变得越来越谨慎。
这么做,翻船的概率也会随之降低。
乐主任把手术记录、术前讨论过的手术方案,全部拿给周灿查看,研究。
另一边,他已经着手安排患者做二次检查,观察患者的反流情况,以便明确病因。
半小时后,周灿已经研究完毕,并且有了手术改进方案。
乐主任那边的检查结果估计需要等到明天才能出来。
周灿打电话给乐主任说了一声,等到明天的检查结果出来再找他一起会诊。然后他赶往儿科。
那里还有着一个疑难病例等着他呢!
来到儿科,他径直去了唐菲主任的办公室。
敲开办公室的门,唐菲主任还没有下班,有可能正在等着他过来。
因为看到周灿进门时,她感到非常高兴,并且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笔,起身给周灿泡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