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沈家开店  遗世宠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听到文秀家要开小食馆,春红心中立即警惕。

    文秀家就是沈大娘家。

    之前沈大娘帮陈晓做了一身劲装,她穿出来许多人看到,觉得好看。问她是在哪里做的,陈晓说是沈记布庄,给沈大娘推荐了好几笔生意。

    后来她又做了衬衫和马面裙。这种穿法现代也有,穿起来像古风,在古代穿起来就显得十分前卫。她这波穿着,给沈大娘家又带来不少生意。

    还有她为春红、小石头、方育设计的衣服,都是在沈大娘家做的。

    春红觉得他们对沈大娘家已经够关照,可是现在,她们还想抢小食馆的生意。

    “这个,我也知道这样不太好。但是,我相公今年八月要参加乡试。我们家打算不开客栈了。家里有住客,影响相公备考……”

    文秀一脸为难,讲得吞吞吐吐,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明白了。没什么,你们想开就开呗。”陈晓很爽快。

    她知道文秀的丈夫沈丰有些读书人的清高、爱面子。他不喜欢家里开客栈,但仅靠布庄收入,要养活全家还要供他读书考举人,实在有些困难。

    “以前你教过我做卤肉,这次来,我想问问……米线如何做?”文秀有些难开口。

    “这个啊……”陈晓想了想。

    文秀有些紧张的望着她,生怕因为一句话翻脸,以后大家连朋友都没得做。

    “你这是什么眼神啊!”陈晓不禁笑起来。

    她转头问方育:“你能再做出第二个米线机吗?”

    “可以。”方育点头。

    陈晓对文秀道:“米线要用专门的机器压制,全手工是做不出来的。正好,我们改良了新的机器。回头让方育给你们再做一台,以后有了这个机器,做米线就方便了。”

    文秀满眼感激。

    陈晓又道:“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开店?”

    文秀道:“这就看你了。你同意我们开,我们就开。”

    陈晓笑道:“你们开店,要我同意啥啊!”

    文秀含蓄的笑了。求人要有求人的态度,她只是表明态度而已。

    陈晓问方育:“做米线机要多长时间?”

    方育道:“十多天。”

    陈晓道:“如果你们马上要开店,暂时先来我这里拿米线。等机器做好之后,你们就可以自己做米线。具体的配方,我现在就可以教你。”

    “太感谢了!”

    文秀拉着陈晓的手,认定她是好姐妹。

    陈晓带她进厨房,教她如何调配米粉面团。

    见人进去,春红小声问方育。

    “方大哥,真的要让他们也开家小食馆?”

    “人家想开就开呗。”方育一脸无所谓。

    只要陈晓同意的事情,他就同意。他的目标不是赚钱。再说,即便要赚钱,也不是在米线这种小食上。

    春红见他俩不仅同意沈家卖米线,还愿意提供一台米线机,心中有些羡慕。

    她想趁机开口,让方大哥也给她爹娘做一台米线机。但是想想自己的身份,觉得他们不会同意。

    其实春红也明白,沈家是有钱人,家中还有位秀才公,假如考中举人,将来就是官老爷。陈姐是想巴结沈家,才跟文秀那么好。

    可是,如果沈家也开家小食馆,以后他们的生意会被分走。她的工钱与小食馆收入有关,如果生意不好工钱就会减少。

    春红焦虑将来工钱可能会变少,但是陈姐和方大哥愿意分出生意给别人,她又能怎样。

    ……

    转眼来到五月,沈家的小食馆已经开张半个多月。

    春红发现,他们的生意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她去看了看沈家的生意,虽然不如“春记”生意好,但也不错。

    “姐,为什么沈家跟我们卖的一样,我们的生意却没有变差?”春红不理解。

    陈晓道:“因为这个市场才刚刚开始,离行业竞争还远着呢!”

    “什么意思?”春红不懂。

    “就像街上卖猪肉的。你看,有那么多肉摊,一家挨着一家,家家都有生意,你觉得是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要买肉。”全都盯着一个肉摊,人家也忙不过来。

    “对,因为大家都吃猪肉、都买肉,即便有那么多家肉摊,大家都卖得出去。小食馆也是一样的道理。南越人以大米为主食,米线也可以算是一种主食,就像西凌人喜欢吃面,到处都是面馆一样。”陈晓说的其实是现代,西凌她没去过,猜的。

    “米线是个新兴事物,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么一种东西,现在还属于推广阶段。别说才只开两家,就是开更多家,并不会分走太多客源,反而是开发出更多客源。”

    春红懵懂,有点明白,又不太明白。

    “你看,我们开张两个多月,经历了七个赶集日。第一个赶集日,我们只卖了一百九十多碗。但是上个赶集日,我们已经卖到八百多碗。”

    “米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县城加上周边村镇,少说也有二十多万人。要是有一半的人想来尝尝米线,你算一算:一天卖八百碗,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让整个安县区域的人都吃过米线?而且他们还不止吃一次。”

    “当然,我不是要你算,只是让你理解它的市场有多大。而每一家店的接待能力是有限的。”

    春红想了想,道:“所以,多开几家并不影响?”

    “是的。”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