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四章 扫货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人物、仕女无所不能,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时人把他与周臣、唐寅誉称为院派三大家;后人又把他与沉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是真品?”江宁有点不相信。

    一般鉴定古画的,不都拿着放大镜研究好一阵子的吗?您这就瞅了两眼,就敢断定是真品?

    要是真品,才八千元,确实可惜了。

    刘师傅摇头:“不敢说百分百肯定,这种名家画作,彷品极多,再专业的人都有可能看走眼。

    但我看它,就算是彷品,估计也是名家彷的,同样值得入手。八千元,绝对不亏的。”

    说完,他也靠过去,蹲在那摊子前观察起来。

    他看上了一个瓷枕,跟江宁说道:“江老板,这瓷枕很不错。”

    江宁看了眼那瓷枕,有点搞不懂古人怎么喜欢瓷枕的,又冷又硬,早上起来脑袋不痛的吗?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十分流行的一种,上面通常有精美的彩釉图画、名家的诗句,最开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

    “多少钱?”江宁问道。

    摊主打哑谜,伸出一根手指。

    江宁有点无语,纳闷道:“老板,直接点,别打哑谜。”

    摊主更加无语,这么不耐烦的吗?

    “一万。”

    江宁砍价:“五千。”

    这般砍价,刘师傅都被砍懵了。有你这样砍价的吗?他们这行,砍价都是从几十、几百砍起来的。

    江宁这根本不算砍价。

    摊主都愣了一下,随机毫不犹豫地说道:“行,五千就五千,拿走。”

    生怕江宁后悔一样。

    他心里在想,这哪里来的冤大头?

    其实,他刚伸出一根手指,最初的意思是一千元。但看到江宁这气质,感觉是个有钱人,临时改成一万。反正他们这行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嘛!高了可以慢慢谈。

    “咳咳!江老板,后面还是我来谈价钱吧!”虽然这不是他的钱,但为客户节省成本,也是他应该做的。

    要让客户觉得,这报酬给得值得。

    江宁两手一摊:“行,那就麻烦刘师傅了。”

    摊主顿时热情起来,推销起自己摊上的其他物件。好不容易迎来这么个大方的主,可不能轻易放过。

    但刘师傅又看了一会,摇摇头,带着江宁他们离开。

    江宁朝另一个摊子看去,说道:“那边也有瓷枕。”

    刘师傅闻言,看过去,说道:“那瓷枕最好别要,死人用的。”

    他解释,那瓷枕太小,人躺上去根本不够翻身,所以是给已故的人使用的,因为死人不需要翻身。

    “其实,最早的瓷枕就是陪葬品。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活人也开始用瓷枕。

    到了宋朝,瓷枕迅速流行起来,进入了发展的繁荣期,这离不开宋朝瓷器工艺的大进步。那时候的瓷枕形态各异、造型独特。

    比如: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更可贵的是上面的图桉、文字,蕴含着宋朝百姓的生活理念。”

    古人用瓷枕,一方面是图凉快。

    夏天的时候,富贵人家还有冰可以用。但普通老百姓可用不起,而玉枕和瓷枕功能相似,睡起来冰冰凉凉,价格也不贵。

    “当然了,瓷枕也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用,富贵人家也有可能用这种枕头。”

    另一个原因就是适合睡觉。

    这可能很多人就不敢苟同了,瓷枕硬邦邦的,怎么就适合睡觉了?

    其实在古代,人们对瓷枕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枕头的高度要在3~4寸,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对人的长寿有作用。

    “另外,古人的头发都很长,平时都挽着发髻,躺在又高又硬的瓷枕上不会弄乱发型,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对头发很重视。”刘师傅给江宁讲解。

    他还告诉江宁,这瓷枕是宋代定窑的。

    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澹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

    当时的定窑瓷器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继续逛下去,江宁不得不感叹,这年代的古董是真多。不像后世,只要在古玩市场见到漏,都好像是大新闻一样。

    不久后,刘师傅又帮江宁找到了一幅八大山人的画作,是一幅花鸟画。

    很多人可能会搞错,以为八大山人是八个人。其实,那就一个人,叫朱耷,据说还是明朝皇室后裔。

    朱耷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上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

    刘师傅告诉江宁,在朱耷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像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

    这幅花鸟画上,也有鹤形符号,刘师傅指给江宁看。

    摊主开价两万,被刘师傅砍到三千。这还是江宁不想浪费时间的结果,要不是他催,刘师傅估计能砍到一千左右。

    江宁无所谓,八大山人的画作,在后世拍卖市场很火,而且经常能拍出天价,上千万都是很寻常的事,过亿的画作也有好几幅。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