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没必要这么大费周章。”
李学武笑着同陈寿芝握了握手,又对要上车的卜清芳讲道:“我们自己走就行了,你也早点下班休息吧。”
“不差这一会儿了。”
卜清芳拉开车门,隔着汽车看向他讲道:“一会儿送你回来,我让司机直接把我送回家。”
她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笑着讲道:“其实这个点儿回不回家真没必要了,还折腾孩子,算了,还是回来。”
“我们一会儿都去招待所。”
陈寿芝送了李学武上车,同卜清芳玩笑道:“我就不等你回来睡觉了。”
“去你的,老陈你学坏了啊!”
卜清芳白了他一眼,弯腰上了汽车,隔着李学武指了指陈寿芝。
两人表现出来的关系还算融洽,至少在李学武面前是这样的。
大红旗在灯火通明之间缓缓开出办公区,穿过路灯照射的厂区公路,在保卫敬礼和注视下出了大门,逐渐加速。
机场,红星一号已经做好了起飞的准备,备勤的机组人员上岗,将护送李学武同秘书张恩远飞回钢城。
匆匆回京,都没来得及看看孩子,更没见着早晨的太阳。
也许这就是红星一号公务机存在的意义了,李学武也从父亲和丈夫的身份向更为重要和需要他的角色转变。
“真不准备鞭炮了?”
张同孙佳确定着最后的细节,看了眼轧钢厂的厂区,确实跟京城红星厂不一样。
红星钢铁集团发展于红星轧钢厂,再往前的历史就不用说了,一厂、二厂、四厂合并的过程过于复杂。
而成立红星钢铁集团,红星轧钢厂才是主体,是根本,是关键业务。
但从三年前制定发展规划,确定红星轧钢厂向钢城转移,轧钢和冶金项目实现最优整合,同时带动和发展其他项目,组建集成式,现代化工业区后,京城红星轧钢厂的命运也开始了倒计时。
同样的,轧钢业务也从那时候开始,不再是集团的唯一的核心工业。
轻重工业混合发展,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结构成为了集团的发展目标。
组建专业的、现代化轧钢工业成为了集团的一项重点工作。
红星轧钢厂不是倒闭了,也不是消失了,而是化作星火,点亮了整个集团。
原有一万三千多人的职工数量,直接参与生产的工人超过八千这个数字。
现如今实现全面竣工,最后一件机械设备安装完成的钢城轧钢厂继承了红星轧钢厂的辉煌,可总人数才八千人。
其他的工人和干部就是那星火,散在了集团的各个角落,也成为了支援其他兄弟单位的骨干力量,更是支持京城工业组建新京城第一轧钢厂的支柱。
从今天开始,京城红星轧钢厂正式迈入倒计时,钢城红星轧钢厂也开始倒计时,准备承接各方赋予的生产计划。
其实京城红星轧钢厂的工人已经协调走了很多人,只有主要工业还吸纳着最为主要的工业,其他人多是去了新京一厂。
很多工人无法接受去钢城工作,背井离乡,远离家人,通勤千里的困难。
同样的,集团对工业企业的期望和目标也让很多老工人望而却步,主动选择了去新京一厂工作。
虽然他们舍不得红星钢铁集团的待遇,更舍不得这里的工作环境。
不过有消息传出来,京城工业对新京一厂的管理交接还要晚一点。
很多人都在猜测,是不是京城工业还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或者有别的目的。
太简单了,红星钢铁集团发展的真好,轧钢工业如此完备,产品尤其丰富,新京一厂作为红星钢铁集团的亲骨肉,虽然改了姓氏,总有血缘关系吧。
这种东风不借,这种便宜不占,是不是有点太亏了?
如果能在完成京城工业交给的生产计划,并且有条件承接红星钢铁集团给予的生产任务,那就太好了。
红星钢铁集团这边也有意保持对新京一厂的影响力,直接表现在对工人的关心以及照顾。
同时,新京一厂保持生产能力,也能在未来给红星钢铁集团在华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助力。
所以说,在京城红星轧钢厂即将关闭的时候,在钢城红星轧钢厂即将开始运营的时候,京城工业同红星钢铁集团开始了最新合作项目的谈判工作。
毕竟红星钢铁集团要在京城立足,这里还有很多轻工业和办公区域。
集团的工人新村也在这里,整个亮马河生态工业区也受对方管辖。
所以关系要相处好,大家也都是熟人,谈判进展主要是围绕以未来的合作,京城工业也要主动配合红星钢铁集团对未来的展望和安排来展开的。
双方都希望彼此过得好,在这种友好的氛围下,合作自然是好谈的。
在今天的钢城轧钢厂竣工仪式上,就有京城工业的代表来参加。
他们是提前来的,不像是李学武这么赶。
其实李学武也是提前做了准备,是集团临时招他回去开会,所以才连夜飞行。
说这个时代能坐飞机的人不是很多,可对于飞行通勤来说,李学武还是不喜欢,因为再好的环境,再好的服务,也抵消不了这种疲惫感。
他上了飞机就睡了,可四个小时候以后又不得不醒,等到了冶金厂再想睡就不成了。
不是下面的人麻烦他,而是睡不着了,太阳一出来,他就没了睡意。
作为今天的主角,他要代表集团在仪式上做讲话,邝玉生也做了准备。
他代表集团讲展望,邝玉生代表轧钢厂做表态,活动是从九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