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庆符县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庆符县,即后世的四川宜宾市高县庆符镇。
    此地历史悠久,战国时属夜郎国。
    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开五尺道,归为秦治;南北朝时,为彝族繁居之地;唐时,安抚诸族,设高州。
    宋神宗熙宁八年,以羁縻政策安抚诸族,诸族献十州之地,高州划入淯井监,先隶于泸州,后改隶于叙州。
    宋徽宗政和三年,设庆符县;政和四年,划庆符县属长宁军、隶于叙州。
    宋代的地方政策十分复杂,州、军、监并行。
    简单来说,庆符县政治上属叙州、军事上属长宁军、经济上属淯井监。
    县城位于符江的一个江湾。
    符江即后世的“南广河”,发源于云南昭通。它在叙州境内汇入长江,故称为“长江第一支流”。
    李瑕从叙州出发,沿符江向南。
    八十里的直接距离,水路逶迤一百五十里,因是逆流,行了一日一夜又加一个半日,直到次日中午才到庆符县。
    船只一路未停,划桨的船工、拉纤的脚夫换了三批。
    在李瑕这后世人看来,这些人极是辛苦,他以往绝难相信人能受得了这种累,但他们却习以为常,领了钱,千恩万谢。
    下了船,举目望去,只见县城在符江西岸,江水在此绕了个大弯,将县城三面都包裹起来。
    而在县城西面,还有一条“二夹河”汇入符江。
    更远处,南北皆是山脉,形着一个狭长的盆地。
    简而言之,此地环山,又环水。
    码头很大,但显得有些空,以前该是商贾繁华,但近两年来萧条下来。
    这也许与大理国灭、西南方向的茶马商道断绝有关。
    不远处,还有一条船正停靠在码头上卸货,一群苗人正在搬东西。
    “咦,又是你啊!”有个大汉向李瑕挥手喊道。
    李瑕转头看了看,领人迎了过去。
    “哈哈,俊俏的郎君,又见面了。”
    李瑕拱拱手,道:“前日不知你们也是来庆符县。”
    那大汉抬手一指西南方向的大山,道:“我们寨子就在那边白岩山上,前日去叙州城卖些粮食,换盐和物件。”
    说完,他又道:“我叫‘山夸卯’,你可以叫我的汉名‘熊山’,有缘,有缘。”
    熊山显得很高兴,满脸笑容,似因能结交李瑕这般气度不凡之人而感到荣幸。
    “李瑕,字非瑜。”
    “刘金锁,诨号‘锁命金枪’!”
    刘金锁大步而上,盯着熊山,很感兴趣的模样。
    熊山一愣,上下打量了刘金锁一眼,目光落在他背后那柄长枪上,眼神发亮,道:“能换吗?你的枪。”
    “不换。”刘金锁摇了摇头,看向李瑕,颇有些奇怪道:“小郎君怎认识他们?”
    这边几人还在寒暄,那边一群苗人中又走过来一男一女。
    “是那位俊俏郎君,好巧啊。”那苗女说道,汉话不算流利,口音很重。
    她看着李瑕,眼睛发亮,大大方方笑道:“你名叫李瑕吗?你肯和我们报姓名,愿意和我们交朋友吗?太好了……我汉名‘罗宝’,这是我男人,汉名‘熊石’。”
    熊石遂上前两步,道:“又见面了。”
    他外貌与熊山相似,只是更年轻些,两人显然是兄弟,背上都背着一个竹筐,装得满满当当的物件。
    罗宝却未背竹筐,穿得鲜艳,满身挂饰,显然很被熊石溺爱。
    她显得很雀跃,不等丈夫说完,已向李瑕问道:“前日你买了那条链子,回去提亲了吗?”
    “提亲?”刘金锁大嚷一声,又道:“小郎君你向谁提亲了?!”
    韩承绪终于受不了,上前一把拉着刘金锁,将他往后拉。
    李瑕这才回答道:“提亲了,多谢你将那链子让给我。”
    他与罗宝说话间,熊石显得很紧张,下意识地用身子挡在她与李瑕之间,眼神防备。
    罗宝未觉察到丈夫的不安,道:“你心仪的小娘子在吗?她没答应你吗?”
    李瑕道:“答应了,她先回娘家,过一两年再成婚,到时我们若还在此处,请你们吃喜酒。”
    “太好了!”
    熊石下意识喊了一声,意识到自己失态,忙补了一句,道:“哈哈,恭喜,恭喜。”
    一旁的熊山显然是明白弟弟的心思,只是笑。
    罗宝也是满脸笑意,她显然不是对李瑕有意思,纯粹是极喜欢看别人谈情说爱,连连“恭喜”不停。
    唯有刘金锁道:“不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咋啥也不知道?”
    “你还不知道呀?”罗宝笑道:“前日我们进州城,他就一直跟着我们,问了才知道他是想买这样的银链子。正好我先前让银匠打造了一条,这次本要去拿,他花了好多钱买走了。”
    说到这里,她眨了眨眼,道:“原本我不愿相让,但他要用来提亲诶,提亲……”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