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章 验证,巴山,马甲(6k)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于正常。 
    各大王朝对海外的开拓与探索,目前均止步于婆罗洲诸岛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地区,由于此地环境太差,到处是蛮荒丛林,蛇虫瘴气遍布,更南部的澳大~利亚,那就不为人所知。 
    在赵青的设定中,温宛的隐居之地,正是这人迹罕至的澳洲大陆,无论说她得到了什么奇遇,那都无可举证,可以自圆其说。 
    她的回归一旦为人所知,鹿山会盟当前,元武大概率并不会调集人手前来围杀,而是会派出当年巴山剑场的内奸,执掌巴山剑场最强剑之一“桃神剑”的叶新荷,过来跟“温宛”打交道,设计相关的阴谋。 
    由于当年的王惊梦、嫣心兰等人无心宗主之位,不出意外,叶新荷就肯定是巴山剑场的下任宗主,拥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因此正常情况下,绝不会有人想象得到,他居然会是一个隐藏甚深的叛徒。 
    这个内奸一直以来从未暴露,故而成为了元武所布“诱杀之局”的关键,在原剧情中,联络了一系列想杀死元武皇帝的顶尖宗师,设计了环环相扣削弱元武的计谋,然后在最后一击时突然反水。 
    李裁天、韩辰帝、晏婴、郭东将、宋潮生……天下间能和元武皇帝抗手,有可能追赶上他修为的大宗师几乎尽在鹿山会盟一战中殒落,翦除了无数对大秦王朝的威胁。 
    但在这批人中,若是加上了一名大致了解其计划的赵青,那便大不相同,无疑会出现不一样的结局。 
    并非她有多么想干掉已至八境中品的元武皇帝,而是借助于叶新荷的路子,赵青可以趁机联系上这些当世巅峰的顶尖高手,跟他们互相交流,切磋武学,顺带着也可以搭上其他三朝的关系。 
    吸纳此世高手们的修行经验,互帮互助,共同精进,才是她主要的目标,至于设局刺杀元武皇帝之事,其实无关紧要,全看心情。 
    而对于叶新荷能否认出师门长辈“温宛”一事,赵青表示,巴山剑场本就是一名老师带一两个学生,分别教授剑经、没什么凝聚度的门派,十几年没见师叔师伯都属正常,再加上海外修行二十多年,年龄和修为境界上的变化,想分辨出来,哪有这么容易。 
    考虑到巴山剑场如今的景况,冒充剑场中人完全是自讨苦吃,毫无益处可言,那叶新荷自然会先入为主,倾向于相信她的身份——具体的情况,赵青还有一些预备的手段与应对之法,这边就不多说了。 
    先前她特地搞了个白羊洞长老的身份,主要还是为了在长陵合法合规地自由活动,在巴山这样的荒郊野外,那就无需在意这么多。 
    只见她落在巴山中的一处山谷之间,身形微微一晃,青色的衣裳立时变成了淡紫色的裙装,看上去十分温婉,让人不禁联想到,深巷中的一株微紫的蔷薇。 
    微调了衣裳上的反射构造,完成“换装”之后,紧接着,赵青便轻盈在群山间飞跃飘行,寻找着巴山剑场昔年留下来的痕迹,确认起了它大致的位置与范围。 
    很多外来的修行者,都根本不知道巴山剑场到底是什么样子。 
    事实上,巴山剑场最初只是个汇聚众多隐居剑师的住所,所以是个规矩很散漫的门派。这片地方能够吸引人常住,除了清净之外,往往便是因为风景极为秀丽或是壮阔。 
    巴山剑场两者皆有。 
    之所以称场,便是因为巴山剑场所在原先是一个矿场。 
    这里在数百年前便产极佳的寒铁,出产最盛时,当地门阀直接在这矿场之中建筑高炉,精炼之后再运出,以节省车马。 
    历经百年,这片矿场被挖成巨坑,矿脉却是已经断绝,人手撤出之后,高炉也彻底废弃。 
    再过百年,茂密树木便将这巨坑填满,前人遗留下的那些高炉,一些石窟,一些屋子却是残留了下来,错落其中。 
    再经历代隐居此间的修行者修葺雕琢,时间便给出了完美的答案,烟雨空蒙,清幽美丽。 
    但时间到了今天,经过了巴山剑场覆灭那一役的破坏,此地的美景不再,由于充斥着杀伐之气,被凌乱的剑意切割出了成片的死地,这里已不怎么适合居住。 
    在赵青抵达此地的观察中,地面上倾倒着许多腐朽的巨木,山崖石壁上满是撕裂性的剑痕,崩塌的石窟化作连成一片的坑洞,一座巨塔般的高炉自中部分作两截,数十间古朴的吊脚楼被焚为焦炭。 
    远处,两座像是关隘般易守难攻的千丈高峰,被炸开了数百丈的巨大缺口,一块块焦黑的岩石在地面上犁出累累的伤痕,周边散落着上百辆符文战车的残骸,斜插着残戈、断剑,遍地黯淡的血斑。 
    近处残破的悬崖,两侧各有银链般的飞瀑垂流飞洒而下,宛如长久不息流淌的泪珠,击打在不远处劫后余生的芭蕉林中,噼啪作响,傍晚的山雾如飘带在林间缭绕。 
    “当年曾于此地交战的七境宗师,应该超过二十名,若是统计那些古早时期巴山剑师的修炼痕迹,这个级别的剑意残留,或可达到四五十道之多。” 
    在巴山剑场的遗址区逛来逛去,赵青不断搜寻、感应着这里的一道道剑招的痕迹,元气力量的残留,并通过这些剑痕的轨迹变化,推衍出它们最初被施展出来的整体状态,还原一场场练剑、战斗的景象。 
    千百道补全后延伸至远方,悬浮在空中的剑痕,就像是一柄柄往外刺出的剑,在她的意识之中不断的排列组合,无穷无尽地演化,组合精炼出了一式式剑招、一门门剑经。 
    随着时间流逝,赵青看清了那一名名宗师剑意中凝聚的精神形象,他们过往的成长经历,心绪的起伏变化,也感受到了巴山剑场覆灭之时,剑师们面临末路之际,心中的愤怒、无奈和悲凉。 
    虽然连当年那些剑师的尸骨都未见过,但在她的剑心世界中,这些人却仿佛活过来了一般,每一道道剑意都重新获得了灵性,被赋予了新的魂魄。 
    现在,若是赵青使出从这里领悟到的剑招,就算叶新荷、丁宁这样的熟悉巴山剑场的剑道宗师,也未必可以分辨得出来,觉得她定然是曾在此地修行过很多年的师门长辈。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