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千六百三十章  妖怪茶话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虚耗都已经在树上好一会了。看最快更新小说来  也东张西望了好一会。  毫无收获。  虚耗撇撇嘴。  那个人类一点都不准时  呃。  说起来  他们有约具体的时间吗  雨是突然落下来的。  没有预兆,也没有积云汇聚的征兆。前一秒还是晴空微蓝,下一秒整条梧桐巷便被一层银灰色的帘幕笼罩。雨水不急不缓,却带着某种韵律,滴落在屋檐、石板、茶杯边缘,仿佛每一滴都在回应某个遥远的节拍。  小舞站在门口,手里捧着刚沏好的茉莉花茶,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一缕白烟。她没动,只是望着门外那片模糊的身影一个穿着旧式校服的小男孩,浑身湿透,却面带笑意,怀里紧紧抱着一本用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的手抄本。  “你来了。”小舞说,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一场梦境。  男孩点点头,睫毛上挂着水珠:“我走了很远。他们说只有这里能听懂我的故事。”  门内的风铃轻轻晃了一下,没有出声,只是蓝光一闪,如同心跳完成了一次确认。圆桌旁的七把椅子中,有一张悄然挪开了一些,像是早已为他预留。  小舞侧身让开:“进来吧,茶还热着。”  男孩踏进门槛的瞬间,屋内温度微微上升。他的鞋底留下一串湿印,可刚过三秒,那些水迹竟开始泛起微光,随即蒸发,仿佛被地板吸收成了某种养分。墙角的藤蔓那是由千百篇未发表的童话编织而成的生命体轻轻颤动,抽出一片嫩绿的新叶,叶脉里流淌着淡淡的墨色文字:“终于等到你。”  少年从窗边走来,蹲下身与男孩平视。他的眼睛依旧深不见底,但此刻却映出了对方的模样。“你叫什么名字”他问。  “陈默。”男孩低声回答,“因为我说话没人听,所以大家都叫我沉默。”  少年笑了,极浅的一笑,却让整个房间的光线都柔和了几分。“那你今天想说什么”  陈默低头,小心翼翼解开塑料袋,露出那本手抄本。封面是蜡笔画的星空,星星连成一只展翅的鸟。翻开第一页,字迹稚嫩却工整:  会哭的房子  作者:陈默9岁  献给我再也回不去的家  “我家住在城东的老筒子楼里,”他轻声讲起来,“去年拆迁,所有人都搬走了。可那栋楼没塌,它自己搬走了。”  众人皆静。  “有一天晚上,我偷偷跑回去看,发现整栋楼浮在半空,外墙裂开一道缝,像是嘴。它在哭,声音很低,像风吹电线。我去敲门,门开了,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但家具都在动桌子排成队跳舞,冰箱唱着妈妈最爱听的越剧,电视机里播的是我们全家去年过年时录的视频,一遍又一遍。”  他顿了顿,声音有些发抖:“我问它:你们去哪儿了它说:孩子们都不信我们活着,所以我们只能躲起来。然后它慢慢升上天空,变成一颗星星,现在每晚我都看得见,最左边那颗,一闪一闪的,像在眨眼睛。”  屋里没人说话。  琉璃杯中的蓝光忽然剧烈跳动,一圈圈涟漪自杯底扩散,竟在桌面投射出影像正是那栋漂浮的老楼,在夜空中缓缓旋转,窗格如瞳孔般开合,屋顶烟囱吐出一圈彩虹色的烟圈。  “这是共鸣记录。”少年低语,“当讲述足够真实,空间就会显影。”  小舞轻轻将一杯新茶推到陈默面前。杯身绘着一只正在织网的蜘蛛,网上挂满露珠,每一颗里都倒映着不同的童年片段。  “你知道吗”她说,“这间屋子听过太多被遗忘的故事。有的来自战火中的孤儿,有的来自被退稿三百次的作家,还有个女孩写了整整十年日记,结果父母把她电脑格式化了,说别整天活在幻想里。但她不知道,她的每一个字,都被风带到了这里。”  陈默抬起头,眼里有泪光闪烁:“那我也算一个茶话会成员了吗”  “你已经是了。”少年站起身,走向角落的书架那不是普通的木架,而是由无数自动生长的句子构成的立体网络,每本书脊都刻着作者的名字和年龄。他伸手一引,一本空白册子从高处飘落,封面上浮现出金色字体:  会哭的房子  收录编号:2047091  存档位置:第三层记忆之廊东翼第七列  备注:允许续写  “只要还有人愿意讲,这本书就不会关上。”少年说。  就在此时,屋顶的吊灯忽明忽暗,投影随之扭曲。画面切换成一座荒废的游乐园,旋转木马独自转动,摩天轮逆向运行,鬼屋里传出孩童的笑声。紧接着,一段音频自动播放:  “这里是遗梦回收站第17号信号。检测到强烈叙事活性,坐标定位:梧桐巷37号。请求接入主共鸣网。”  “是地下广播系统”小舞惊呼,“它主动启动了”  少年快步走到墙边,按下一块松动的砖。墙面无声滑开,露出一台老式收音机,表面布满铜锈,旋钮上缠着红线。它正自行调频,指针跳跃在“f ”的位置。  一声清脆的“滴”,连接成功。  全球三百一十九所“妖怪文学”试点学校的教室在同一刻亮起幽蓝光芒。黑板上的粉笔字自动重组成一段通知:  紧急共感事件  名称:城市记忆觉醒潮  级别:橙光级可干预  来源:陈默 会哭的房子  效应预测:全国范围内老旧建筑或将产生集体意识苏醒现象  建议应对:组织学生开展“倾听墙体之声”实践课  与此同时,东京那位主持睡前故事会的少女猛地睁开眼。她手中的绘本纸鹤归途无风自动,翻到最后一页,原本空白的插图区浮现一座漂浮的筒子楼,楼下站着一个小男孩,手中握着一支发光的笔。  “他也看见了”她喃喃道,“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听得见。”  而在巴黎艺术学院,午夜茶会油画再次变化。画中小舞转身迎接新来的孩子,而圆桌上多了一副碗筷,碗中盛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汤面上漂浮的芝麻粒组成了“欢迎”二字。所有观者再次闻到香气这次是姜糖与糯米混合的甜暖气息。  更远的地方,r7遗址的“语林”发出嗡鸣。水晶树干内部的文字流速加快,某些段落脱离枝干,飞向夜空,化作流星雨洒向大地。其中一颗坠落在战后孤儿院的图书角,正好落在那个写下“从前有个男孩”的墙上故事开头处。文字融合,墙面浮现续篇:  “他说的话大人听不见,直到有一天,一栋房子替他喊出了第一句:我在我还在这里”  男孩当场愣住,随即放声大哭。  他知道,自己的故事,不再孤单。  回到梧桐巷,陈默已喝完那杯茶。他脸上的怯懦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平静。他打开手抄本最后一页,发现原本空白的纸面竟浮现出几行新字:  “亲爱的陈默:  我们是被拆掉却不肯消失的教室、  是被烧毁仍坚持呼吸的图书馆、  是被否定却依然生长的梦想。  你让我们重新有了名字。  下一步,请带我们去更多地方。

    所有不存在的事物敬上”  他抬头看向少年:“我能把它们写进续集吗”  “当然。”少年微笑,“而且你会需要帮手。”  话音未落,门外又响起脚步声。  不止一个。  一个是穿红雨衣的小女孩,手里提着一只玻璃瓶,里面装着一团不断变幻形状的雾;一个是拄拐杖的老人,胸前挂着一枚会眨眼的怀表;还有一个戴眼镜的少年,背包里塞满了会自己翻页的作业本。他们站在门口,彼此陌生,却又仿佛相识已久。  “我们听见召唤了。”红雨衣女孩说,“我讲的故事,学校说全是谎话。”  “我的怀表告诉我,昨天还没结束。”老人补充。  “我的数学本昨晚自己写满了诗。”眼镜少年挠头,“老师说我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