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2章 统筹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就在这可以渗透河北的转瞬即逝之间,李瑕选择“抢”来了李冶。
    此举,必然会再次引起金莲川幕府的警觉、加强对李瑕的防备,以后只怕再难出现这样的机会。
    没关系,以李冶的才华与名望,值得。
    要知道,忽必烈尚且两次邀其出仕未成。
    ……
    “晚辈李瑕,久闻敬斋公大名……”
    “哼!休在老朽面前作态,你当是思贤若渴,老朽只当你是山贼土匪!”
    李冶颤颤巍巍下了马车,一把推开李瑕想要搀扶的手,自站定了。
    他一辈子游历山水,历尽艰苦,虽年近七旬,身子骨却还健朗,目光炯炯有神。
    环目一看,见到李瑕身后的张弘道。
    “你这竖子!”
    张弘道面露苦笑,行礼道:“见过敬斋公,小侄失礼了。”
    “哼!坑蒙拐骗,这便是你的世家风范?!”
    李冶重重哼了一声,目光扫去,见人群中还有几个他认识的北归人,如考城名医世家子弟张考铭,遂又抬起拐杖继续骂。
    唯独见了元严,他才叹息了一声。
    “元二姐儿?都这么大了?当年才只有这么一丁点高吧?”
    再见到旧友之女,李冶一句话间已是红了眼眶。
    元严行了礼,道:“诓敬斋公南下之事,侄女亦有参与,还请敬斋公莫怪郡王与五郎。”
    李冶上前几步,不忍再骂人。
    “不怪,不怪你们……看到你,想起了裕之兄呐,可惜我未能送送他。犹记相识那年,他才年方十六,一转眼……”
    老人显得有些啰嗦,他已七十岁了,故人与回忆对于他都太过重要。
    什么蒙古大汗还是皇帝,什么宋国郡王,他从未怕过。
    于他而言,甚至不如能与人聊聊老友及往事。
    “二姐儿可知?老朽近年又填了首《摸鱼儿》和裕之兄……”
    他们这些人年轻时,元好问以一首《摸鱼儿·雁丘词》名传于世,当年杨果填词相和,李冶亦是。
    《摸鱼儿》这个词牌名下,曾有这一群年轻人的才情、志向、友谊。
    近来旧友凋零,再赋词,愈显苍凉。
    “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
    ~~
    几日后,汉台。
    “老朽曾向北君提过五点建议,所谓‘辨奸邪、去女谒、屏馋慝、减刑罚、止征伐’。北君难做得者,‘止征伐’。不想如今宋国郡王竟连‘去女谒’也做不到。”
    李冶话到这里,澹澹看了面前的严云云一眼,偏过头,仰着那花白的长须,傲然道:“老朽不与小女子共事!”
    严云云眉眼一低,道:“听闻程朱理学尚未于北地兴起,却不知敬斋公为何如此迂腐?”
    “迂腐,治国最忌讳妇人干政……”
    “我并非干政之妇人。”严云云此前一直是恭敬姿态,此时忽然脸色一正,道:“我非郡王身边以私情扰国事之女谒,乃授官幕府之实干之臣。虽女儿身,做事与男子无异。行政,而非干政。”
    “伶牙俐齿。”李冶哼了一声,将头偏得很远,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严云云又问道:“我与元录事都是女子忝差汉台幕府,敬斋公对她好脸色,对我却是严辞厉色,可是嫌我出身卑贱?”
    “那倒不是。”
    李冶抚着长须,无奈地转回头来,道:“老朽只是还未想好是否该出仕,找个借口罢了。”
    “敬斋公来都来了,为何还不肯一展抱负?”
    “哼,都入土的人了还被掳来。”李冶再次侧过声,都囔道:“颜面也挂不住。”
    严云云无奈,只好推了一张纸到他面前。
    “敬斋公看看这是什么?”
    “咦……天元术?”
    “方程,三次方程,敬斋公可能解?”
    “呵,小儿之戏。”李冶讥笑一声。
    “那这个呢?”
    李冶默算片刻,挥手提笔填了两个数,搁下毛笔,斜睨严云云一眼,道:“再来。”
    严云云头一低,微有些为难。
    她与李瑕根本拿不出能难倒李冶的题。
    只好再推出张纸,笑道:“敬斋公看看这个。”
    “不就是用些奇形怪状替代数字,有何可看?”
    “这样呢?”严云云列了个简单的除法运算,问道:“这般算起来岂不便捷?”
    “便捷是便捷,九九小数罢了……班门弄斧。”
    严云云点点头,应道:“敬斋公精于数学,我是班门弄斧了,但若能以此教后世,岂非更能发扬敬斋公之学?”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