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5章 分兵(下)  从八百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刚成立的医院人员众多,护卫连担负的责任重大,没有一个勇敢智慧且有足够战场经验的人来当这个连长,唐刀也不放心。
    
    7连连长李九斤再如何舍不得心腹爱将,看在团座长官和澹台明月的面子上,也只能龇牙咧嘴的放人。
    
    拥有200残疾退伍老兵和800新兵的医院护卫连或许将成为四行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连级部队。
    
    不过,别看护卫连的人员远远超编,却并没有违反规定,因为护卫连人员大部分编制并不计算在医院正式人员内,除了几位连、排级主官外,百分之九十的人员划为三县保卫营编制,军饷也是由海外那家捐资建设该医院的公司发放。
    
    这也算是唐刀在探索一种新的对日作战人员序列,雇佣型作战。
    
    同时,在夜承桓的建议下,医院也开辟了一项新功能,就在医院内部成立一所军医学校,培养战争需要的医生和护士。
    
    并由那位国际红十字会支援来的白人医生担任军医培训学校教务长,制定学员培训教程,医生学制为两年,护士学制八个月。
    
    但夜承桓或许并不知道,正是他这个建议,使得这所就在野战医院内部成立的军医学校,经过数年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军医学校,并在未来成为中国规模极大的军医大学。
    
    成千上万的军医和护士从这里走出,奔赴华北乃至整个中国的各个战场,许多人还走入那块冰原。
    
    虽然到未来为了发展的需要迁入大都市,但位于太行山深处方圆不过10亩地的老校园一直被保留着。
    
    立于木制校门前的那块以太行石为底的石头墙上,刻满了战争时期每一个毕业生离开母校时留下的一句话和署名,他们中的许多人的名字上,都被学校画上了方框。
    
    密密麻麻的方框,让密集恐惧症患者会产生一种被称之为战栗的感觉,但实际上,那是所有人都会油然而生的冲动。
    
    战争时期,该校培养了3300多名医生和护士,牺牲者超过三分之一!
    
    这块远古时期掉落于此的巨大岩石,成了该军医大学的圣地,每一届毕业生离开母校前往部队报道时,都会来到这里,学着先辈的模样,在这里刻上一句话,并郑重的署上自己的名字。
    
    中国军人的精神传承,永不会断绝!
    
    。。。。。。。。。。。。
    
    原属四行团军械处下属的兵工厂也改名为太行兵工厂,将整体移交给八十集团军,原四行团军械处处长澹台云舒中校将成为太行兵工厂第一任厂长,小何老师为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军工厂护卫工作则交由八十集团军负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据说八十集团军那位副总司令官收到四行团电文后,怔了许久之后才莞尔一笑。
    
    唐团座真的是玩的好一手移花接木,没有人可以拒绝这样一座可以月产数千杆各式枪械以及25万发子弹,甚至还拥有足够研发能力的中型兵工厂,正缺乏这些的八十集团军更不可能拒绝。
    
    为了这个宝贵的兵工厂,别说派出一个营了,就是一个团也值得。
    
    那正好是唐团座要的,唐团座不用一人一枪,就保障了兵工厂安全,以前八十集团军撬点铁轨强抢点日军物资拿给四行团,就能换回军械,现在倒好,自己当爹了,各种制造的原材料可都得靠他们自己供给了。
    
    而且,他们费心费力不说,还留在晋东南和冀南的四行团所属若说需要弹药、军械补充,兵工厂那边还能不给?
    
    别说兵工厂的科研、技术、生产、管理人员原来都是四行团的老战友,就是八十集团军自己,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啊!
    
    说白了,四行团借着调令,成功剥离了一个‘负担’,但该从里面获得的,却半点不少,你就说唐团座这一手玩的溜不溜。
    
    当然了,唐团座也不说就此撒手不管兵工厂了,兵工厂编制是划到八十集团军了,但军饷还是按照先前制定的标准发放,同样是由那家海外华人公司承担。
    
    不是八十集团军发不起军饷,而是他们真的没钱,连师长都只有五块法币一月,程大旅长一个堂堂少将旅长,想请个客都抠抠搜搜存俩月银子,让他们来承担军饷,唐刀担心在兵工厂拿惯了高薪的工人们会‘造反’。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