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2章 西安之役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伸出它锋利的獠牙,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中军大帐。
    身着轻甲纵马而来的传令兵一个接一个在大帐门口勒紧缰绳,伴随阵阵人叫马嘶,一封封塘报传入大帐。
    作战参谋们打开沾有血迹的塘报,对各处战场情形做出梳理总结,并给出作战建议。
    塘报原件和参谋的建议,被汇总到主官面前,总训导官和兵团主官商议之后,下达作战命令。
    这种决策流程,已经呈现出标准化和流水线作业趋势。
    第二兵团总训导官方诗铭放下一份塘报,微微叹息道:
    “西安城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都是去年才修葺的,他们还增添了几十门火炮,陕北那些残兵败将退入西安,怕是有三四万人了,撞开这铜墙铁壁,不知要死多少人。”
    不止如此,大西军还坚固了敌台、月城和瓮城,城墙每隔120米,就有一座“敌台”。
    每座敌台上建有屯兵楼一座,城四隅各建角楼一座。
    “流贼增添了好几个马面,两个马面之间相距刚好六十步,弓箭、礌石都可以砸到我军头上。城墙却厚实得很,火炮凿不开,只能拿人命去填。”
    “好了,老方,参谋拟出作战计划没有?”
    第二兵团邓长雄戴着墨黑锁子顿项铁盔,露出几根斑白的鬓发,正目光炯炯望向一幅西安城防地图。
    地图是潜伏西安的蓑衣卫冒死送出的,城中各处兵力,火炮配备,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大西军在西安城墙防御,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体系。
    月城城楼与大城城楼遥相呼应,控制吊桥城门局势;
    角楼镇守全城四角,辅助大城楼,传递大将号令以及全城战势;
    敌楼则利用其外突的特点形成正面以及两楼间三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城门来犯之敌,减轻城门守兵压力。
    辅之以深沟高垒、雉堞,堪称固若金汤,难以逾越。
    方诗铭目光从城防图上转开,连忙回道:
    “作战参谋们多数主张围城,等流贼自溃。”
    “围城?”
    邓长雄眉头皱紧,第二兵团进入陕西兵马足有一万,加上辅攻的七千蒙古兵。两万大军的后勤,压力不容小觑,即便是去年山西丰收,粮草充足,可也经不起他们在关中这样折腾。
    不等邓长雄反驳,方诗铭接着道:
    “去年关中旱灾,流贼把粮食都用来修筑城防了,综合多方情报,判定他们粮食这个月就会吃完,守军士气低落,不敢出城野战,只要断粮,他们很快就会投降。”
    “不过,预计要饿死上万百姓。”
    邓长雄摇摇头,又问道:
    “蓑衣卫有多少内应?”
    方诗铭笑道:“内应,就别指望了。又不是打县城,城内四十万丁口,加上流贼,五十万也有的,几个人在城中放火,没什么用。”
    “直接攻打呢?要死多少战兵?”
    训导官说出一个让主官感到可怕的数字:
    “三千。”
    “三千?!”
    邓长雄声音颤抖。
    “作战参谋根据大西军多次作战表现,推导出来的。守城的是张自成的老兄弟。如果知道已经无路可逃,只有一死,爆发出来的战力比在陕北更强”
    邓长雄闭上眼睛,开始想象第二兵团战兵登城作战的惨烈画面。
    方诗铭小心翼翼道:“邓主官,第二兵团的作战目标,是为挺进西南打好基础,陕西流贼已是穷途末路,若在此损兵折将,就得不偿失了,太上皇说了,西南才是大头。”
    邓长雄还要问话,卫兵忽然走到主官身前,低声耳语。
    “什么?流贼来人议和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眠?吾皇要一统天下,一个也不能少,陕西当然也不例外。”
    邓长雄睥睨望向站在面前,一身大西官服的潘独鳌。
    这人自称是大西国的大学士,不过看起来更像是天津卫码头上的青皮无赖。
    方诗铭拔出佩刀,刀尖抵住潘大学士下巴,狠狠瞪着对方道:
    “给过你们机会,你们不中用啊!”
    训导官指向帐外,茫茫嵯峨山中,几个身形句偻的老头还在弯腰锄地,胼手胝足。
    “自万历四十七年起,三秦大地水旱蝗灾不断,兵匪如麻,百姓何其悲惨!二十多年前,张自成占据陕西,不知体恤百姓,偌大一个陕西,让你们折腾成这样,壮丁不是死,就是逃,只剩妇孺老幼给你们种地,你们现在还想求和?”
    潘独鳌轻轻推开刀刃,神色平静道:
    “上官,实不相瞒,是大西皇帝想顽抗到底,这是他写给汉中、渭南等地知府的求援信。”
    大学士边说边将张自成满口脏话的圣旨递给方诗铭。
    方诗铭眉头皱紧,一把夺过圣旨,刚读了一句,便已目瞪口呆。
    他强忍着笑,把圣旨又递给邓长雄。
    邓长雄看完这令人喷饭的圣旨,不由感慨,同样是武人出身,张自成和太上皇相差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