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从今年的九月份开始,集团各部门以及获准入驻集团双子座大楼的单位便陆陆续续地搬到了新的办公楼。
只有集团领导以及综合管理部还没有完成搬迁任务,不过也在进行中。
上一次回京,李学武陪同李怀德等人参观了新的办公楼,也看了李怀德的办公室,着实宽敞漂亮。
整座大楼都是由法国设计师牵头,结合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优秀设计师与红星联合建筑的设计师共同完成的设计和装修。
风格自然兼具实用性和现代化,大楼所应用的钢化玻璃和装修材料很多都是进口,造价着实不低。
李学武此次回来依旧没能赶上集团领导层搬迁,他自己当然不会心急,秘书长办公室就在那又丢不了,况且就算搬过去了,又能用咋地。
一时半会他是回不来的,就算是要搬,这边也没什么东西可搬了。
当初的秘书长办公室已经被卜清芳占用了,陈寿芝来了以后她要主动让出来,可陈寿芝没让。
直到卜清芳去联合能源总公司上任,陈寿芝也没更换办公室。
原因很简单,虽然那间办公室较他现在用的宽敞一些,但集团马上就要搬迁到新的大楼,他还费什么事。
不过13号的管委会工作会议的召开地点是在双子座大楼十楼。
为什么是在十楼,而不是同样拥有小会议室的九楼?
很简单,九楼是集团领导办公室楼层,按李主任要求,最好的那间小会议室悬挂的是常委会会议室。
现在上面要求各机关单位积极讨论和探索恢复组织领导架构,李怀德当然能读懂上级的要求和风向。
现在设置常委会会议室是早了一点,但绝对等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用。
再一个,集团目前还没有考察和选出新的D组织成员,所以不方便用。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按照上级要求和指示,恢复组织架构,那么红星钢铁集团会产生几套管理班子?
答案是三套,有意思吧。
第一套就是刚刚提到的D组织架构,要恢复D组会议,恢复结构。
第二套则是现有的,已经使用了三年的管委会组织架构。
第三套则是红星厂正式完成集团化目标以后产生的业务管理架构。
一般来说,第一套组织架构是由书记、副书记和D组成员组成。
第二套都知道了,是由管委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组成。
第三套则是由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总经理助理组成。
第三套组织架构另有副总经理级别的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总设计师。
李学武同老李讨论过相关的组织架构设置条件,以及管理需要。
他给老李提出了一个意见,那就是增设安全总监一职,副总级别。
从他接手并发起红星厂的安全管理革新以来,红星钢铁集团每年的生产事故伤亡人数都在可控范围内。
别看今年冶金厂4号炉发生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但伤亡人数在全年安全生产指标范围内,尤其是比较其他工业企业,那也是遥遥领先的存在。
不用比,也没法比,红星钢铁集团对安全生产的要求非常高,高出了行业标准。
你说4号炉事故的伤亡人数在高标准面前就是个笑话,这李学武承认管理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
开始调查到现在,一直没得出结论,相关的专家已经去了三批次。
李学武在事故调查工作会议上已经强调,要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也要厘清生产事故责任,还要保证后续安全施工保障。这三者并不冲突。
也正是受四号炉安全生产事故启发,李学武这才提议增设安全总监一职,全面负责集团上下安全生产工作。
集团层面增设安全总监,自上而下就要设置安全总监和安全管理员。
要打造安全管理体系,尽最大可能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李怀德当时没有立即否定他的意见,表示会同上级领导汇报讨论。
时间过去了半个月,没听到老李的消息,李学武知道他的这个意见应该是被采纳了,否则早就有消息了。
老李还是一个想干事的人,就是经常摸不着门道,也看不清前面。
他的谨慎让他躲避了许多暗箭,但也失去了很多机遇。
尤其是现在,他是集团的一把手,是顶雷的存在,他哪里敢冒失。
此次集团召开管委会工作会议就是对前一季度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布置安排。
他可以不懂,但不能不知道。
召开工作会议正是要对现阶段重点工作进行集体讨论,并产生一致性意见。
什么叫集体的决策,这就是。
李学武回京期间用了一台小车班的魔都轿车,也就是所谓的“两头平”,空间相对较小,坐着还算是舒服。
韩建并没有来接他,而是派了一个年轻的司机,同张恩远一起来的他家。
11月的京城天气早就凉了,不过早晨的阳光也足够温暖,就是没有夏日那般热烈。
家门口道行树已经光秃秃的,环卫工人早早地便在马路边收拾着厚厚的落叶。
估计这也是最后一茬了,往后再想找这么厚的落叶也是困难,树上零散悬挂的几片不成气候。
二丫送他出门,同他询问今晚是否回来吃饭时,白色的哈气从嘴里时不时地冒出来。
并没有很急切地降温,但气温就是越来越低。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