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刘盈:司法考试!  天命唯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你刚才在茶社里说有什么事来着?”

    听着刘邦的问话,刘盈明知故问道:“就是大父也打算来林光宫小住几天,让我给他准备好住的地方……”

    刘邦脸一黑,决定等老老刘来了就去卢绾那里暂避两天,他摇了摇头问道:

    “不是这个,是你之前在茶馆里说的那个!真的有战报送来?不是随便编出来的借口?”

    “真的有啊!”刘盈正色说道:“我对我娘只有隐瞒,绝不欺骗!”

    刘邦轻声呢喃:“很好,很好,不枉你娘那么疼你……”

    不过在下一秒钟,他又一巴掌打在了刘盈后脑勺:“打死你个竖子!让你再暗戳戳的影射乃公!”

    我没有,真的!你等着……刘盈捂着脑袋,一脸哭唧唧的表情,只是在心中盘算该如何配合刘太公围追堵截自家的渣爹。

    …………………………………………

    林光宫,凉殿。

    刘邦推门而入,三两下甩掉身上的袍服,只穿着一条犊鼻裤,勐地灌了两口冰镇的果茶,旋即一本满足的躺在软塌上。

    在他身边,是同样动作的刘盈,只不过刘盈比他稍微好一点,上半身还穿着一个坎肩。

    “臣自本月初七发兵以来,仰赖陛下天威,高歌勐进,敌望风披靡,遂十日之内接连克城九座,拔寨一十五……”

    刘邦念了一遍誊抄过的奏疏,歪了歪头,看向双手攥着两坨冰块的刘盈:

    “你这个门客选的好,很能干!我现在还记着彭城之战时,他用马尾拖着树枝伪装千军万马的事情……”

    “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很好,很好!”

    刘盈一个转身,啪的一下将手中冰块拍在刘邦的大毛腿上,冰的他勐地一个激灵:“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我小信陵君……哎呀,疼疼疼……”

    精准踩雷之后,刘盈从刘邦那如同铁箍子一般的手臂下钻出来,指着被随意摆在地上的奏疏问道:“丁义请设郡县的事情,爹你是怎么看的?”

    “乃公躺着看。”

    刘邦没好气的回了一句,旋即歪着脑袋,完全没管头冠摇摇晃晃的快要掉下来,自顾自说道:

    “当然是允了,不是你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吗?既然打下来了,那就是我大汉的疆域,郡县置之乃理所应当之事!”

    刘盈当头一盆冷水泼下:“爹你知道那是多大的地方吗?要按照我前期让人勘探测绘的舆图,仅仅是多半个夜郎国,至少能设置二十个县!而且,还没算之后滋生的人口……”

    “只不过那里地方虽然大,但是道路不好走,舆图上看着很近的两个地方,却需要先下山,然后再上山……舆图上的迟尺之遥,走个一天左右很正常。”

    “二十个县?这么多人?”刘邦掰着指头盘算了一下,眉头皱在一起。

    按照这一时期的标准,一个县的人口在五千户到两万户之间,少了就撤县并入临近郡县,多了就切割出来再编一个新县。

    所以,二十个县就意味着至少在十万户,近百万人口!

    而三十户一里,十里一亭,这也就是说,除了县令、乡啬夫以及配套的县一级、乡一级的行政班子之外,还要额外再有三百名以上的亭长!

    作为昔日的泗水亭长,刘邦虽然是因为‘奸民’的身份才得以考编上岸,但亭长这个职务可不仅仅要抓贼防盗,还要向民众宣讲法令,调解纠纷!

    换言之,亭长不仅仅类似于派出所所长,还兼职司法所所长双重身份。

    虽然,只拿一份工资……

    “这倒是个麻烦事……”刘邦轻轻摇头,看着刘盈说道:“果然,还是陆贾说得好,可以马上打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你看,二十个县,大小官吏就要上千人,这可难办了!”

    刘盈舔了一口西瓜冰沙,摆了摆手说道:

    “其实也不难!大汉公学里有的是识文断字的学生,爹你前段时间不也下招贤令在全国访贤,找来了七百多贤才,却只录用了不到两百人吗?”

    “现在正是好时候!这些贤才依旧滞留在长安,每日里在新丰城眠花宿柳……咱们再考试一下他们关于律令的认知,出点选择填空题,然后按照得分高低从上往下录用,之后让他们抓阄决定要到哪里为官……也算是安抚一下他们的家长。”

    刘邦笑着说道:“这个法子好是好,可惜夜郎国蛮荒之地,只怕我的那些学生,还有那些空有贤才之名的草包不太愿意去!”

    刘盈挠了挠头:

    “其实也不算蛮荒。如果投入点基础建设资金,然后号召他们自强不息,利用农闲时候自发兴修水利、开垦农田,然后再让人教他们种桑养蚕、纺纱织布……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受地形影响,也建不起来什么大型的工坊,但至少吃穿不愁……”

    “嗯?当真?莫不是又在骗人?”刘邦直视着刘盈,将信将疑:“我听人说那里崇山峻岭,道路崎区,而且你还说过,夜郎国地无三尺平……怎么,现在又成了吃穿不愁?”

    “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刘盈否认三连后,边想边说:“爹你记不记得义渠县的地形了?千沟万壑,到处都是被水流冲散的黄土塬。”

    刘邦轻轻点头,满脸促狭:“不就是你让人在那教当地人修什么新式窑洞,一孔一千五百钱造价的地方?记得啊,怎么了?”

    别说那些大家还是好盆友……刘盈扁了扁嘴继续说道:

    “夜郎国的地形和义渠县那里的黄土塬很类似,看起来到处都是沟沟坎坎,但其实到了山顶上,就会有类似于平原一样的地形。”

    “这里稍加处理,就是很好的农田,而且夜郎国那里比义渠县好的地方,在于降雨量大,适合种植水稻……有粮食吃,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会很快。”

    刘盈压低声音,凑近刘邦说道:

    “当地缺乏修建工厂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那里的人会不如别的地方的人富庶,所以方便招工!比如九原郡的矿工,关中还有关东的那群刁民可是说啥都不愿意干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