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章 忠犬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似乎如王荛所言,在一场大火之后,开封城也平静了下来。
    一直逃窜的宋人细作被除掉了,许多事情都有了交代。
    李瑕的尸体挂在重阳观,城门也不再封锁……
    王荛走进经略府书房,把临时调度一队兵士的信令交还给了史天泽。
    书房中,弥漫着一股芳木香味,沁人心脾。
    炉子里点的是上上品的龙涎香……
    “没引起忙哥的注意吧?”
    “没有,事情到此为止了,虽未杀了李瑕,但他逃回宋境,不会再闹出事由来。”王荛道。
    “活人走得再远,也没有死人可靠。”
    “至少三两年不会再生事端。”王荛道:“到时之形势,谁又知道呢?”
    史天泽没有说话,只是抬眼一瞥。
    那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气势,压得王荛连呼吸都轻了些。
    王荛头一低,道:“也许到那时,我等已奉大帅为主,成就大业……”
    “你露了我的名字吗?”
    “没有,绝没有人知道大帅参与了此事。便算是张五郎,也只以为是姚枢在幕后指使。他从老归的身份猜到了姚枢,我便顺着他的话头承认了。”
    “知道了。”
    王荛显得有些小心翼翼,轻声问道:“那……举事之事……”
    史天泽没有回答,只是淡淡道:“回山东告诉李璮,他近来太明目张胆了。若被汗廷提前查觉,休怪我亲手灭了他。”
    “是……”
    史天泽并未见王荛太久,一共也就说了这几句话。
    王荛走后,不一会儿,赵璧走进了史天泽的书房。
    赵璧时年不过三十六岁,但他曾为忽必烈讲儒经,因此年纪轻轻已经略一方。
    两人同为经略使,平素还是以史天泽为主。
    但今夜,赵璧隐隐不似平时那般客气。
    “史公,近日到底发生了何事,还请勿要再瞒我。”
    史天泽沉吟道:“与宝臣说也无妨,你我皆知,漠南王不仅是漠南经略,也是南征主帅。但这些年,灭宋之事进展缓慢,汗廷弹劾之声不绝;另外,我等以汉法治汉地,马合木这个总治汉地的总理官却想以回回人之法管汉地,这些年与我等冲突不小。”
    “是。”
    “今岁,漠南王在开平建城,你可知道大汗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史天泽叹道:“大汗说‘忽必烈身为南征主帅,不思进取,只顾经营自己的小家,欲建都自立吗?’这话,太重了,太重了啊……”
    “史公,你我之间,不必卖关子了。”赵璧道:“我来直说吧,大汗早已有意更换南征主帅,今岁,若是兀良合台、帖哥火鲁赤、带答儿等人攻下四川,漠南王处境就更危险了。”
    “是啊。”
    赵璧道:“而姚公府上曾有一个仆役叫‘吴归’,其实真名‘赵欣’,是个宋人,还曾是宋将赵葵的亲兵,对宋廷忠心耿耿。于是,姚公派人将此消息递给赵欣,希望此战……蒙军不胜。”
    史天泽道:“原来宝臣已知道。”
    赵璧道:“姚公只想助漠南王,但你们……你们竟然趁机给了赵欣更多不该给的情报,甚至让他联络赵宋联盟抗蒙?”
    史天泽吓了一跳,猛地转过头盯着赵璧。
    “你!你……”
    “史公在奇怪,我为何会知道?”赵璧道:“因为赵欣就是我杀的。他在正蒙书院耽误太久了,姚公的人起了疑心,通知了我,我杀了他。”
    “你……”
    “史公放心,攻蜀的消息我已另派人传到南面。至于其它证据,我皆已毁去。并无旁人知晓。”
    史天泽松了一口气。
    赵璧道:“本以为此事就到此为止,但没想到赵宋竟真派了人来。现在我只问史公,情报可给了宋人?”
    史天泽摇头,道:“没有,宋人细作也死光了。”
    “那就好。”赵璧又问道:“敢问史公,为何意图联宋造反呢?”
    “没有。”史天泽道:“我史家数代生于燕地、长于燕地,未曾受过赵宋一粒米禄,岂会勾结赵宋?三代大汗恩重如山,我史家乃汗廷忠犬,又岂有反意?”
    “那此事?”
    “唉,不过是担心此番漠南王若扛不过去……你我治理汉地多年的心血,一遭毁尽。”
    赵璧闻言,也是长叹一声。
    他却只是拱了拱手,向史天泽道:“如此,我已明白史公心意。此事,我已忘了。”
    “多谢。”
    赵璧又道:“也请史公宽心,漠南王必可度此大厄。”
    “那便好,如此,我若敢有一丝反意,叫我不得好死。”
    两位经略使相互一拱手。
    也就是这一拱手之间,那许多人拼死拼活做的事,也就云淡风轻地过去。
    于他们而言,真正重要的事务还有很多,这次之事,不过是许多要布置的退路中的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