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0章 赌上前程的手术!  医路青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观摩区,姜柏和魏旭东并肩而立。
    魏旭东佩服赵原,因为他永远无法做到像赵原这样,永远将自己放在悬崖边上。
    无论是机器人手术,还是远程技术,充满不确定性,不应该放在眼前这台手术当中,病人的身份特殊,出了问题,不仅是名誉受损那么简单。
    “赵原,赌上他的前程了啊。”
    “新晋院士名单公布在即,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失误,会引起不好的负面结果。”
    关于今年赵原是否能入院,已经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事情。
    有人觉得,赵原这么年轻入院,是对院士荣誉的不尊重。
    也有人觉得,赵原足够年轻,将他提为院士,是对年轻人的激励。
    因为有争议,所以评委们各持己见。
    放在其他时候,赵原即使遇到很棘手的病情,手术失败,那样没太大关系。
    但眼瞎这一刻,就至关重要了。
    如果手术成功了,不一定能成为院士,但如果失败了,反对者肯定就有理由。
    对赵原来说,院士是迟早的事情,但早点总比晚点好。
    入院带来的好处,那是难以想象的。
    以郭志昌为例,之前十年科研无人问津,如今成为院士之后,他的生活和社会地位瞬间水涨船高,在天华谁不给他几分薄面?
    若换做以前,魏旭东肯定会站在黑子的阵营,不希望赵原这么早成为院士,但他跟赵原的关系相处融洽,此刻心中更多的是期待。
    姜柏其实更希望赵原选择搭乘飞机来燕京转一圈,吴海做不做得成,他都露过脸了。
    但,对小师弟的选择,姜柏又觉得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果小师弟跟其他人一样的思路,无法取得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
    小师弟看似顺风顺水,但一路走来都是迎难而上。
    纵观他的人生履历,今天这台手术算不上什么。
    “听说没,赵神要做远程机器人手术!”
    “他不是早就开始做了吗?”
    “这次患者身份特别,是一个老领导。”
    得知病人的身份,大家都暗自吃惊,因为他们知道用比较新颖的手术方式给身份显赫的人做手术,那是禁忌。
    为什么皇宫里的御医那么多,皇帝或者妃嫔还是会有那么多人得个风寒可能人就没了。
    主要是因为御医用药想要谨慎小心,不是经典的方子不敢用,有一点副作用的方子可能都会引来杀身之祸。
    赵原坐在操作仓内,朝镜头比了个手势。
    吴海在千里之外的手术室操作舱内比了个OK的手势。
    手术开始!
    ——机器人先心病缺损修补术!
    在华国,心脏类疾病发病率最高的是鲁省,在全球来说,发病率最高的是芬国。
    先心病分为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
    保守治疗,就是吃一些药物。
    外科手术,以支架或者搭桥等为主。
    患者的情况太特殊了,不仅细,还脆。
    血管里面就像堵了很多小砂砾,坑坑洼洼。对医生来说,就像是进了一个情况恶劣的迷宫。
    赵原选择的是,微创,心脏不停跳的手术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
    血管,太狭窄,操作的范围就那么一点,如果换做人来做的话,基本上很难推进,但机器人来做就不一样了。
    机器人在肋骨间隙做出切口,仅有五毫米的大小,用创可贴就能轻而易举地覆盖,通过间隙进入体内。
    天睿的智能感应系统在这个时候启动,可以实时跟踪人体的呼吸及心脏跳动情况,并根据这一情况精准判断手术操作时机,不断地反馈及提醒,使得手术的操作更加精准。
    吴海坐在操作仓,目睹机器人运作的整个过程,暗自佩服天睿的迭代速度。
    数月前和现在相比,已经有巨大的改变。
    以视野为例,如今的天睿可以将视野扩大十二倍,要知道达芬奇也就扩大十倍,至于如果外科医生带上显微眼镜,只能2.5倍视野。
    打个简单的比方,瓣膜跟乒乓球差不多大,放大十倍之后,就跟篮球一样大,细微的结构也能展示得很清楚。
    如此,术中的切除、修补操作定位更加精准,可以避开轻松重要部位。
    当然,难度还是很大的。
    心脏不停跳,意味着病灶会随时发生变化。
    就像是射击运动,移动靶和定向靶的精准度是两码事,得靠操作者的经验。
    坐在操作仓里的吴海,有种荒谬的感觉。
    他看着机器人在不断推进手术,心中既有敬畏,又有不安。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