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福建地区起事指导手册》也可以称之为《清代造反手册》。
    社团如何组织起事,起事之后如何发展,如何在清军围剿中壮大自己,这本手册几乎给出了全部答案。
    首先,贾六不希望林爽文左倾盲动,一开始就想搞个大的。
    印象中黄花岗起义就是直冲两广总督衙门,虽然一百多名起义军冲进了总督衙门,却没能杀掉清廷委任的两广总督,也没能策动广州城内其它清军参与起事,导致逃出去的两广总督回过神来迅速调集兵力镇压了起义。
    按林爽文的想法,点上人马直冲闽浙总督衙门,杀了总督,屠了满城,福州城一天光复,那动静是足以震动东南,震动清廷的。
    大概同一百多年前国姓爷浩浩荡荡入长江,围攻南京城所起的效果差不多。
    然而根本不可行。
    黄花岗起义时,满城的隔绝旗汉作用已经不存在,汉人是可以自由出入满城的,这就给起义军的行动提供了便利。
    但现在,满城用以隔绝满汉的作用依旧存在,除非官员,一般汉人根本进不去满城,这就排除起义成功的一半可能性。
    另外,黄花岗时,清廷满城所谓驻防八旗兵名存实亡,然而现在各地满城的驻防八旗兵丁虽然腐朽不堪使用,但起码还保持着建制。
    比如成都驻防八旗兵就有两千多人。
    福州满城比成都这边更早,建制八旗兵起码有三千人左右,加上福州又是闽浙总督行署所在,肯定驻有总督直接指挥的督标,因此以林爽文能够组织的社团分子人数以及攻坚力量来看,基本没有攻入满城的任何可能性。
    所以,贾六早在很久前就给林爽文制定了一套可行方案。
    第一,起事地点不在福建大陆,而在台湾。
    因为台湾的清军力量有限。
    攻敌之薄弱,从而据地经营,逐步扩大,才是起事者成功的不二手则。
    如果有可能,就在林氏家族所在的彰化县。
    手册点明,起事之前必须摸清彰化县及附近地区清军守卫兵力,以及初步判断县内大姓势力对于清廷的看法,也就是要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谁是中立者。
    这样起事之后可以针对性打击敌人,团结朋友,拉拢中立者,使起义军在起步阶段有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
    要不然,乱来一气,就不是起义,而是带有报复性质的檄斗。
    起事之后攻占官府及官府控制的大小“单位”,这是要做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要切断驿站,封锁道路,保证初期内起义军的行踪不会被人泄露。
    第三步就是起事成功后,要立即招兵买马,扩大力量。
    贾六估计以林爽文现在的能力,就算给他十万两巨款外加400条火枪,他能拉拢组织的骨干成员也不会超过百人。
    因此,手册中要求拉拢对官府不满的大姓宗族,尤其是其中的“悍勇无畏者”。
    大姓宗族对官府的不满,也要想办法加剧。
    比如可以刻意制造一些事件,促使当地大姓居民与官府离心离德,对本就对官府不满的更要煽风点火,进而将不满提升到反抗这一层面。
    这一步,谣言是会起大作用的。
    比如当地有林、王两姓檄斗,本是小事件,但却能放大,造谣说官府要杀尽什么姓朱的,姓林的,姓王的。
    又或者说官府要将潮州人杀光,闽南人屠光什么的。
    甭管信不信,这个谣言先搞起来再说。
    又或者编造官府的谣言,说他们要横征什么税,或者说要挑什么女人,反正,手册要求社团分子们必须将官府形象往最坏的地方抹。
    其次,就是要将台湾地区广大百姓反清的思想“提炼”出来,石人一只眼,半夜狐狸叫什么的,可以用其它方式演绎。
    甭怕没人信。
    以贾六两世人的见闻,就二十一世纪了,人民群众对谣言还深信不疑呢。
    城市稍好,那乡村离谱的很。
    只要有人敢带头,就肯定有一帮无知者帮着传播,甚至直接形成大的事件。
    带头人,已经现成的了。
    天地会有一定组织基础,再有林爽文这种胆大的,天然就是起事的好苗子。
    对国姓爷这个沿海百姓心目中的神,更是要不遗余力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