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四章 清官要什么钱?  大人,得加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好读百书的贾六知道这句话出自《儒林外史》,此书成书于乾隆早期,虽书中背景是明代,但基本却是清朝的写照。

        三年厅官捞上等值一千万人民币的银子,其实对乾隆朝的官员而言真是不多的,能做到这个数的绝对是清官。

        至少,比贾六这个大清忠臣、满洲额驸要清。

        因为,在大清朝能称贪官的起步价得是百万两,这是入门。

        额驸刚刚入门。

        千万两算是够看,上亿两才叫人杰。

        和中堂搞出议罪银后,大清再也不用为缺钱而担心,每年都有等同一半国库的议罪银流入内务府广储司银库,这事说明什么?

        说明大清的官员人人都是忠臣,人人为大清好呗。

        中华五千年,要说哪朝忠臣最多,除了乾隆朝,您甭想找出第二个来!

        泸州知府做了不止三年知府,光送三千两银子外加小东西,捎上两个美女就想同提督大人搭上线,显然太小看提督大人的操守了。

        两娘们折现一万两,你宋知府还别嫌贵。

        也就搁额驸没上过学,人粗俗,说话不喜欢绕弯子才给你直接开了价,换别的大人过来,指不定你宋知府为怎么送礼急出白发来呢。

        有价格都好说。

        第二天贾六还没醒,宋知府的师爷就将银票送了过来,也不多说一个字,直接就在门房那告辞走人了。

        所谓双龙不会面。

        收了钱的提督大人心中有数,送了钱的知府大人心中也有数,以后大家就是朋友了,但军政官员之间,彼此最好还是要保持一定距离的,免得旁人说闲话嘛。

        到了成都,贾六便将收了泸州知府一万三千两银子的事对会长说了。

        “倒是个会办事的。”

        会长直接伸手。

        贾六愣在那里:“什么意思?”

        会长有些不高兴了:“你说什么意思?”

        “你不是清官吗,要什么钱啊。”

        明白过来的贾六白了会长一眼。

        “我办的是你的事,你不出钱我怎么办事?”

        会长将一堆账薄从抽屉中取出摆在贾六面前,“你自己看看,全川九品以上官员一共四千九百六十五人,现在我们的人才五百六十七人,只占全川官吏一成多,这余下八成多要不要花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