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门当户对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董文学来冶金厂三年都没提议增设常务副,李学武来钢城不到半年就解决了。

    他很意外地得到了这份机遇以后,骤然发现身边有这么多好人。

    有秘书长支持的常务副,那得是什么样的威信和话语权。

    他任常务副自然是有人不服,甭管是先来的还是后到的,这段时间以来冶金厂表面上风平浪静,在李学武的绝对压制下大家各司其职,合作愉快。

    可实际上呢?

    就算在平静的湖面也会有暗流涌动,也会有时不时泛起的涟漪。

    如果没有李学武的支持,他都不敢相信自己能不能冲出重围。

    所以时间一长,他真是感念李学武的帮助和支持。

    早前的那一点怨言也早就烟消云散了。

    虽然他知道李学武提名他担任常务副是想让他多干活,多工作,好给他自己腾出时间来运筹帷幄。

    机关里最近讨论最多的话题是秘书长何时杀回京城,带着辽东工业的汹涌声势制霸集团管委会。

    现阶段有条条框框规范着,机关里的办事员压力还是有些大的。

    压力一大就爱说闲话,这也是排忧解难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

    人到中年还能自己想开了,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家庭和生活上,可年轻人一心希望热血的青春,就连话题都是围绕着这种氛围展开的讨论。

    只是这讨论热血足够,思维不足,不是一般的中二青年想不出来。

    你想吧,还携带辽东工业的威势,还杀回京城......太幼稚了。

    不过他们想的幼稚,李学武会带着这种影响力回京是真的。

    “你弟弟多大年龄?”

    杨宗芳坐在李学武办公桌的对面,摆了摆手拒绝了他的烟盒。

    李学武放下烟盒随口讲道:“二十二了呗,比我小一岁。”

    “刚毕业的大学生,很正常。”杨宗芳点点头,说道:“正是好年龄,也有好。”

    “他的性格有些跳脱。”

    李学武微微摇头,笑着介绍道:“怕他惹是生非,前几年跟着我爸去山里工作了将近两年。”

    “就为了磨练他的性格?”

    杨宗芳没想到李家的教育这么敢拼,脸上是真的很惊讶。

    “凑巧有这么个机会,咱们不是跟东城中医院有个中草药的合作项目嘛,送他去了我爸身边。”

    李学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现在瞅着能比以前强点,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都在中医院实习。”

    “所以就留在了中医院?”

    杨宗芳看了看他,问道:“没安排在联合医院是怕有影响吗?”

    “我怕什么影响??”

    李学武自信地笑了一声,看着他讲道:“李雪都能进来,他有什么进不来的。”

    “没让他去联合医院是因为中医院这边更对口,也有我爸日常带他。”

    “子承父业了呗。”杨宗芳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点头说道:“我都忘了,你们家是医学世家。”

    “不算是世家,只能说祖上传下来一些收益,混饭吃。”

    李学武谦虚地讲道:“我爸在内科方面还行,手术只能做简单的,太复杂的做不了。”

    “您爱人也是医生,你们家这就算医学世家了。”

    杨宗芳笑着打趣道:“一家三个医生,都能组织会诊了。”

    “我爱人是外科医生,现在主攻心脑方向,跟我爸正好相反。”

    李学武也是闲聊,说起家里的事也都是大家都知道的情况。

    “前段时间她也张罗着要跟我父亲学习一些中医内科,说是对外科手术也很有用处。

    “您爱人是研究生毕业?”

    杨宗芳对李学武的了解真不少,凑趣道:“算上你大哥、大嫂,再加上你和你弟弟,真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高层次知识人才。

    “我算什么高层次知识人才。”李学武自谦地笑了笑,讲道:“多亏了老师认真负责,没有抛弃我,否则真就丢人了。”

    “管咋地您是大学生啊。”

    杨宗芳颇为羡慕地讲道:“这层学历越往后越有用啊。”

    他脸上的羡慕藏不住,那份落寞和担忧也是藏不住的。

    李学武微微挑了一下眉毛,看着他讲道:“你也想要去进修?”

    “我?呵呵,算了吧。”

    杨宗芳摆了摆手苦笑着讲道:“看工作资料和文件还行,看专业书籍是不成了,没那个耐心烦。”

    “说起这大学生啊,我必须得承认是比高中生要强。”

    他认真地点了点手指讲道:“你看办公室新下来的那几个大学生,包括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周佩兰等人,学的就是快,理解能力就是好,只要注重培养,一定能成才。

    “以前咱们还觉得高中毕业就算高学历了,放在咱们机关足够用了,结果呢?”

    他轻轻拍了巴掌,摇头讲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人,有对比才知道差距。”

    “可惜了,咱们集团这几年还得说没少努力,划拉来不少大学生,其他厂您看看。”

    杨宗芳歪了歪嘴角讲道:“就目前大学招生状况不明朗的情况下,这种技术和人才至少会产生5到8年时间的断层。”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