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86章古今经义行圆满,大道则是小处显  诡三国斐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像是三轮车全责撞上了豪车,豪车可以减免三轮车的赔偿,但是三轮车不能说豪车你有钱我就不用赔了。

    庞统也是如此,他不在意虚名,但是也不能说庞氏上下一族人都不喜欢名声,因此斐潜能给一个态度,庞统自然也就有了和族人解释的说辞。

    正在两人说话之间,回廊之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然后斐蓁便是从后堂之中奔了出来,一头撞进了厅堂之中,然后才发现厅堂之内不仅是有斐潜,还有庞统也坐在一旁。

    『呃……孩儿见过父亲大人……』斐蓁略有些尴尬,然后也向庞统行礼,『见过士元叔……』

    『嗯。』庞统笑嘻嘻的,捏着胡须,并没有因为斐蓁的突然闯入,便是有什么不悦的神色,反倒是目光落在了斐蓁手中的文稿上,『世子可是有了什么好文章?』

    『啊,正是。』斐蓁连忙将手中的文稿递送给斐潜,『孩儿想出来了!泾渭之水,古今之文,功过之论,三者相同想通之处!』

    斐潜接过了斐蓁手中或许是『打死都不改版改又再改』的新版本,一边翻看起来,一边说道:『你说说看……』

    『是,父亲大人……』斐蓁拱拱手,然后便是有些得意的说道,『泾渭之水,清者清之,浊者浊之,非水然也,乃人定也。今文古文,功过赏罚,皆为如此!何为清浊,何为古今,何为功过,皆因天下人而起,皆因天下人而定!』

    『泾水浊而渭水清,清浊之分,仅以泾渭之别也,若有它水相较,又是清浊何如?』斐蓁声音很是清亮,『清者清之,浊者浊之,以求其至清者,或是论其至浊者,皆谬矣!天下之泾渭,本无清浊,盖因人较而论之,方有清浊之分!故清者未必清也,浊者未必浊也,清浊之论,便如古今之经!经文为上古先贤所传,去民愚蒙,启众智慧,非一人之所明也。泾渭之水,灌溉庄禾,濯洗污秽,亦非一人之所用也!故而相同相通!』

    『善!』庞统拍手称赞道,『世子此论,可胜庸儒无数!』

    斐潜也笑着点了点头,『确实不错……不过么,仅凭如此,只可称之善,不可称妙也。还有什么?我觉得你应该还有一些没说出来……』

    斐蓁有些愕然,然后沉默了一下,点头说道:『确实还有一些……不知道对还是不对……所以孩儿也没写在上面……』

    斐潜点头说道:『不妨说来听听。』

    斐蓁叭咂了一下嘴,就像是将准备说的东西在口中回味了一下一样,然后吐出了两个字,『度量。』

    『肚量?』斐潜没听清楚。

    『度量,同其数器,壹其度量。』斐蓁纠正道,『泾渭之水,清浊之分,经文之书,古今之分,功过赏罚,大小之分,皆为度量。泾渭之水,重不在清浊,经文之书,要不存今古,功过之分,衡不于大小……其间要害,便是度量。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也……』

    『孝文武之时,匈奴权重,泾水马苑三十六以应之……孝光武之时,人心拂乱,谶纬中兴十三州以聚之……』斐蓁缓缓的说道,『泾水浊,谶纬乱,皆有前因后果,时有迁移,事有变化,先之所正,后之所邪,取其利而避其害,或是量其轻而弃其重,便为度量是也。所谓清浊,古今,功过,皆为表也,实则度量是也!』

    斐潜抬起手来鼓掌,『此言方可称之妙也!』

    庞统也是夸奖。

    斐蓁顿时兴奋得小脸有些发红,然后也有些眉飞色舞起来。

    三人笑了一阵,斐潜忽然问庞统道:『士元,若是此策,要你来写,你会怎么写?』

    『功过?』庞统挑了挑眉毛,然后瞄了一眼斐蓁。

    斐潜微微点头。

    庞统眼珠转悠两下,便是笑道:『若是我来写么……除了世子所言之外,或许还要在加上一字……』

    『一字?』斐蓁愣了一下,忍不住问道。

    庞统捏了捏胡须,眯着眼,『就是「用」字。』

    斐蓁皱起眉头来,若有所思的样子。

    『泾渭之奔流,慨然多少古今豪杰。天下之郡县,巍然多少兴衰宫阙?』庞统哈哈笑着说道,『见清浊之貌,知古今之分,明功过之理,而后行于天下,展胸中之抱负,以区清浊,融古今,计功过!若是仅存于尺牍之间,不容于阡陌之处,便是明达天下之理,又有几分增益?故而,以某之见,世子既然知晓此理,便当多思一字……用也……』

    其实说实在的,斐蓁能想明白之前那些,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庞统说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像是光有意见没有建议就是耍流氓一样,光说不练,确实没有什么用。

    大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实际上用的却很少。一说什么,都是知道,都懂都明白,未必是真清楚,只有真的去做了,才能说是真明白。

    庞统说完,便是又瞄了瞄斐潜,见到了斐潜微笑点头,便是抖了一下眉毛,就像是山鸡抖了抖头冠一样,顺带整理了一下垂下来的博带,好整以暇的看着斐蓁。

    其实斐蓁能表述到之前的那种程度,对于庞统来说已经是感觉很好了,但是看斐潜的意思似乎要再拔高一些的要求,所以庞统也就稍微引申了一下。

    斐潜微笑着,然后将斐蓁的文稿取在了手中,对着斐蓁说道:『除了方才士元所说的哪一点之外,我再教一个……你不仅是要正面看,还要懂得反过来看……』

    斐蓁看着斐潜将手上的书稿翻转到了背面,顿时一愣,『反过来?』

    斐潜点了点头,说道:『就比如说……嗯,功过罢,汉自立朝以来,便是和匈奴相互攻伐不断,汉杀匈奴者,可谓功也,不过若是以匈奴论之,匈奴之所亡,则必不为功也。又如长安渭南之侧,有奴营一十二,终日之所劳,不过衣仅可遮体,食仅可充饥也,此等功过又当何论?兵法所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汉之所欲者,多为蛮夷之所害。吾欲取之,彼必扰阻。若粗浅之法,便如泾渭,清浊相激,依旧两分,若行通达之道,便如古今,正经正解,融为一体……』

    『若是觉得此等天下之事,颇为遥远……』斐潜笑了笑,换成了比较平缓的语气,『那么今日你妹妹找你玩,结果被你呵斥了一顿,大哭而去……可否有此事?』

    斐蓁一愣,低下了头,『有此事。』

    『这不是一样的道理么?』斐潜笑道,『你觉得你写文章重要,你妹妹觉得玩耍重要,然后你以大欺小,强令呵斥,不管你妹妹如何感受……若是那一天你妹妹有机会了,比如你生病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持强凌弱,毁了你书卷文章?』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