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也亏得跟他逃亡到越南的人前后加起来也不过两三千,这才能苟得住。
若是人太多,单是粮食的问题,就能让孙可望等崩溃。
之后,孙可望又寻机进入南掌国。
问题是,南掌国正处在索林那旺萨执政时期——这位南掌国王在位五十七年,被称为南掌国的黄金时期。
其1637年登基王位,如今正是其对南掌国掌控力最强时。
孙可望发现,在南掌国想要占山为王都很困难,会面对比在越南更大的官方进剿压力。
于是在遭到一些打击后,他带着队伍继续向西流窜,进入了东吁王国。
相较于越南、南掌,东吁王国就比较适合孙可望这种外来流寇实力存活了。
东吁王国是后世史学家的称呼,此时大明称之为洞乌、洞吾、洞武、蛮洞牛等,实际是“东吁”地方语言的同一音译。
为什么说东吁更适合孙可望发展呢?
因为东吁在建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联盟国家。
并且和大明以汉族为绝对主体的这种多民族国家不同,东吁是以缅族、掸族、孟族等几个差不多强大的民族联合起来的国家。
东吁王国虽然自首位国王莽瑞体在1531年于东吁建国时算起,至今也才一百多年,但国力已经衰落得厉害,而且先后受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势力影响,几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进入东吁后,孙可望用两年时间熟悉了当地民情,就变得如鱼得水。
至少,在东吁当流寇要比越南、南掌更容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