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4章 木兰辞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共招募流民三万八千九百二十七人,其中壮男三万一千人,壮妇五千五百人,还有两千多老人和小孩·····”
    谢阳说到这里,飞快望向刘总兵,解释道:
    “大人,这些老弱都是流民的家眷,那些流民大都是纤夫,戚千总说他们是当兵的好苗子,就留下了。”
    刘招孙大手一挥,笑道:
    “咱又不是闻香教,不让他们家破人亡,既然有家眷,便一起带上,只要人数不多就好。”
    “流民一共花了多少银子粮食?”
    谢阳擦擦额头汗珠,掏出本账簿,瞟了眼康应乾,康监军咳嗽一声,民政司长才对刘总兵道:
    “回大人,除去朝廷调拨给登州的三万两赈灾银和两千石赈灾粮,从八月初六登陆威海卫到今日,招募流民,安抚百姓,共花费白银十二万三千六百七十两,耗费粮食一万三千·····”
    众人瞠目结舌,刘招孙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惊叫道:
    “这么多?”
    谢司长见上官怪罪,连忙解释道:
    “回大人,这都是按照之前议定的法子做的,您说过不限名额,只要符合条件,都招募为民户战兵。八月中旬,每天有上千人涌到文登吃粥,这几天人更多,前天四千,昨天有五千。一些流民吃了粥便跑了,也不去辽东,第二天又来吃。”
    刘招孙脸色阴沉,回头望向袁崇焕旁边坐着的训导官森悌。
    东莞仔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忿忿不平道:
    “下官无能,每日给那些刁民宣讲,他们死活不去辽东,战兵把流民赶走,第二天又来了·····”
    尽管森悌使出浑身解数,嗓子都喊哑了,这些流民听说要去辽东,都死活不去。
    在南直隶人印象中,辽东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是穷山恶水极偏远之地。
    即便沦为流民,他们也不愿前去辽东。
    辽东五城,需要大量人口,屯田扩军,眼下银子和粮食都花出去,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
    刘招孙感觉很失败。
    康应乾听了怒道:
    “不可纵容刁民,否则其他人会有样学样,到时几百万银子都不够花!”
    鹰派代表邵捷春道:
    “刘大人对这些流民再好又能怎样?一时不遂他们心意,转头便会算计我们。”
    连乔一琦也劝刘招孙道:
    “百姓只看眼下,不知长远,当年太祖迁徙江南富户至凤阳,给他们减免三年赋税,那些人得了好处,嫌路途遥远,就编曲儿咒骂太祖,今日开原给他们饭吃,救他们性命,明日一点不遂他们心意,他们还会骂咱们。”
    平辽侯对众人点点头,对这些观点表示赞同。
    “诸位言之有理,对这些刁民,不能心软。”
    “关内百姓,对辽东本就有所误解,若让刁民背后诋毁,其他人就更不愿去辽东了。”
    “吃了粥的,符合条件的,都装船运回辽东,把这些流民留在山东,不被饿死,早晚也会沦为盗贼。此事由第一千总部负责,要用武力,单靠训导官一张嘴,是不行的。”
    要看九月季风来临,往后的几个月,渤海风浪难行,而且粮食也快吃完,总不能继续待在这里做慈善。
    刘招孙命令战兵强行押送这些流民,渡海赴辽。
    三万八千多流民,一万人留在文登屯田。
    文登周边刚遭受屠戮,人口损失惨重,尤其是城中大户,悉数被闻香教灭门。
    文登县内,数十万亩良田空置出来,一时无人耕种,这些田地都归于文登营名下,其实就是平辽侯的私产,足够容纳上万民户耕种。
    剩余的两万八千人,被第一千总部战兵押送,渡过渤海,分批运往金州。
    到达金州后,这些流民再次被分为五部分,被送往抚顺铁岭清河等城。
    从文登到威海卫,渡海到金州,这一路舟车劳顿,风餐露宿,两百多个流民在病死。
    流民中对平辽侯和开原的抵触情绪开始蔓延。
    不出乔一琦预料。
    一支被流民魔改的凤阳花鼓,很快在辽东五城流行,曲子名为《木兰辞》,据说是这样唱的:
    说开原,说开原,
    开原本是好地方。
    自从来了刘侯爷,
    十年就打九年仗。
    大户人家掏银子,
    小户人家死光光;
    奴家没有兄长死,
    代父从军走四方!
    想打官司有知府,
    想写状子邮四方,
    只要走了刘侯爷。
    我不枉在世上当场婆娘!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