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0章 路线问题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因为是以严法治国,所以刑加于人,须得谨慎小心,不可滥用。 
    主政者的这种思维,反而让蜀汉的政治斗争远比魏吴两国温和,极少出现流血。 
    这在古代是一种很难得的思想。 
    以法治国,又能自我克制,不滥用刑罚,对于同时代的对手来说,这更是一种进步。 
    冯都护沉吟了一会,然后看向蒋琬,虚心地请教道: 
    “以蒋公之见,那这大赦之事,当如何是好?” 
    蒋琬此时已经探明了冯都护的态度,终于没有再遮掩自己的看法: 
    “琬之智,远逊丞相,故不敢轻改丞相遗制,故依琬之见,还是不要大赦为好。” 
    “不过对于那些犯了律法之人,琬以为,还是要仔细甄别审核一番,免得有人借严法之名,行乱法之事。” 
    冯都护点头:“有理。” 
    就如后世某些人,扛着宏旗反宏旗,最是可恶! 
    看到冯都护这般好说话,蒋琬大喜,连忙趁热打铁地说道: 
    “督农杨敏,在汉中有罪而入狱,尚未判决就遇到陛下迁都长安,现在汉中官吏派人前来询问如何处置此人。” 
    “此人还是颇有些名声的,做事也算勤勉,就是性子有些刚直,以前得罪了不少人,故现在有人欲重其罪。” 
    “琬深以为忧,此举乃是坏国家之法也,依琬看来,如今当尽快派人前往汉中,按律法定杨敏之罪。” 
    “如此,既表明朝廷不行大赦之意,又免得有些人以为丞相去后,朝廷会变动丞相生前定下的国法国策。” 
    作为大汉的大管家,特别是前些年一直呆在锦城,蒋琬深知: 
    大汉某些人,或者某些势力,从来没有停止过想要让朝廷放松勒在他们脖子上的绳索的尝试。 
    以严法之名,故意加重刑罚,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尝试: 
    故意破坏朝廷法令,让律法变成一纸空文,最后只会是让法不可依。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外如是。 
    看似一个小小举动或者政策,都要小心再小心,须得考虑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冯都护没有蒋琬想得那么多,他听到“督农杨敏”,反倒是有些惊讶地看向蒋琬: 
    “若是永记得没错,丞相去后,蒋公至汉中领尚书台,这个杨敏,曾诋毁过蒋公吧?” 
    丞相病逝前,把外事托于冯都护,把内事托于蒋琬。 
    冯都护战功赫赫,犹有杨仪之流不服,乃至愤而投贼。 
    蒋琬一直以来都是代替丞相留守后方,替前方大军筹备衣食。 
    丞相去后,居然能接替丞相处理全国政务,成为文官实际上的第一把手。 
    自然更会有人不服气。 
    督农杨敏,就曾公开说蒋琬是“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 
    意思就是做事糊涂,根本比不上前任。 
    大约就相当于是指着鼻子骂人了。 
    若是换成心狠手辣的某人,指不定会出些什么事。 
    幸好蒋琬是个谦谦君子。 
    此时听到冯都护说起这个事,但见他坦然一笑: 
    “杨敏之语,琬早已闻之,但琬以为,此人所言,诚为实话也。” 
    “不然,琬岂不是敢自比丞相?比不过才是正常。” 
    冯都护听到这个话,再看看蒋琬坦然自若的模样,心里不由地升起一股佩服之意。 
    与这等君子共事,真幸事也。 
    怀着这样的心思,冯都护忍不住地为蒋琬说了一句公道话: 
    “话虽如此,但此人说蒋公糊涂,却是太过了。” 
    蒋琬仍是不在意地笑道: 
    “不然。琬既不如丞相,政事的处置自然就远不如丞相在时那般高明,处置政事不高明,难道还不算糊涂吗?” 
    言毕,两人相视大笑起来。 
    两位朝中大佬达成共识,除非天子反对,否则的话,朝议的结果基本就是确定下来了。 
    天子会反对吗? 
    蒋尚书令看了一眼冯中都护,他非常确定:不会。 
    冯都护不知蒋琬心中所思,或者对于他来说,他比较相信蒋琬的执政能力。 
    两人就大赦达成一致,冯都护却是出乎意料地提起另一件事: 
    “说起来,我记得这些年贵公子一直是呆在汉中吧?”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