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7章 提成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那些丁零人,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把自己养的母牛放出去,引诱野公牛前来配种。” 
    “所生下来的牛,就是这种大黑牛。这种大黑牛,力气很大,高车人用这种大黑牛来拉他们族里的大车,可以拉很多东西。” 
    这就解释得通了。 
    许游再次若有所思,他想起了一个事情: 
    听说会首前来巡视并州的时候,就曾提起过高车人。 
    不过那个时候仅仅是从鲜卑人嘴里打听到的,没有人亲眼见过。 
    现在这些大黑牛,可算是间接的证据。 
    北方大漠草原的胡人,果然真如会首所言,简直就是韭菜——割了一茬,又会再冒出一茬,源源不断。 
    不过许游的心思重点并不在这。 
    毕竟对付胡人,啊呸,我的意思是说,如何教化胡人,大汉现在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流程。 
    既方便,又高效。 
    许游所想的是: 
    记得当年会首出山的时候,不少人认为他或者他的师门与南中夷人有深仇大恨,所以才出了劳力买卖那么个毒计。 
    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所以大伙对会首知道传说中的林邑有一种良稻,倒也不难理解。 
    可是现在,会首似乎对北方胡人也很了解的样子啊! 
    若不然,会首怎么会做出方便在草原上行驶的大车? 
    这些大车,听说与高车人所用的大车颇是相似。 
    若非会首亲眼见过,他怎么突然就能做得出来? 
    那可是北海,传说中的北海。 
    会首,或者他的师门,总不会跟从极南到极北的胡夷,都有仇吧? 
    这是怎么做到的? 
    许游思绪纷飞,而译者大概是喝得有些大了,仍在絮絮叨叨: 
    “这些高车人一来,大漠上的纷争,就更加混乱了,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 
    许游听到这个话,心头一动,按下对会首的猜测,他面带礼貌的笑容: 
    “那边的魏人,不管吗?” 
    “前两年还好一些,若是在边境上闹得大了,他们还会派人过来警告一下。” 
    说着,译者摇了摇头: 
    “这两年越发地不行了,他们只管向我们要马,其他的,就什么也不管。” 
    “那你们为什么不卖给他们?”许游脸上带了好奇的神色,“我记得,弹汗山那边,不是可以直接南下与魏人买卖吗?” 
    弹汗山那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以一己之力统一草原,让大汉三路大军全军覆没,大漠雄主鲜卑王檀石槐的王庭所在。 
    檀石槐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王庭设在弹汗山? 
    因为弹汗山往东,可以控制幽州辽东。 
    往西,可以威胁并州,进而控制九原。 
    最重要的是,弹汗山往南,则是阴山山脉、燕山山脉、太行山山脉的交汇处。 
    这一带山势低矮,有不少山口,可以让骑兵轻易翻山而过,直通河北平原。 
    这一带,是代郡,上谷郡所在,同时也是历朝历代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锋之地。 
    其中最着名的关口,莫过于居庸关。 
    但居庸关并不足以万无一失地保障幽州郡治蓟县(即后世的北平)的安全。 
    因为就算是一千多年后,后世的明朝,即便是花了无数钱粮筑起来内三关,驻守重兵,仍无法阻挡北方铁骑。 
    后金屡屡绕过居庸关,劫掠京都周围州县。 
    一望无际的河北肥沃之地,一旦被骑兵进入,那就是随意纵横驰骋。 
    而历史上着名的土木堡之变,也正是在居庸关以北不远的地方发生。 
    然后瓦剌军趁胜南下,不费吹灰之力越过以居庸关一带的关塞,兵临京都城下。 
    所以和守江必要守淮一个道理,想要以居庸关为主枢纽的关塞发生作用,就必须要先守住北方扼守山口的广宁城(即后世的张家口)。 
    这就要各个关城与关口之间相互紧密配合,非常考验各处守军的联动和默契。 
    否则一处有失,那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处处都是漏洞。 
    若不然,就是像汉唐那样,干脆直接主动出击,出兵塞外,把塞外当成战场,让敌人根本没有机会攻打边塞。 
    自从轲比能被驱赶去九原以后,幽州北境就安宁了许多——至少对魏国来说是这样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