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3章 选择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还是……不愿意在洛阳出仕?” 
    羊祜微微一笑: 
    “不瞒从外舅,前些日子,其实有人曾从许昌来,欲征僻祜与好友王处道前往许昌任职。” 
    “王处道也曾劝祜,答应征僻,祜对他言,‘委质事人,复何容易?’故而王处道已单独前往许昌矣。” 
    王处道,乃是羊祜的好友王沈,好读书,善写文,以孝义着称。 
    王处道答应了曹爽的征僻,前往许昌,本与夏侯氏没有什么关系。 
    但夏侯威听闻此事,脸色却是微微一变: 
    “泰山羊氏,莫不成是不看好大将军?” 
    羊祜环顾左右,笑而不语。 
    夏侯霸身陷蜀国之后,能坚持留在府上的下人,基本已经算得上是不离不弃的忠仆。 
    饶是如此,夏侯威仍是让所有人都退了下去,这才看向羊祜: 
    “如今唯你我二人,可尽言矣。” 
    “祜年未弱冠,不识天下之势,但曾闻叔母说过:太傅与大将军同为先帝所遗辅政大臣,太傅四朝老臣,两朝辅政,乃朝中之望。” 
    “曹爽于国未有丝毫大功,不过是仗宗亲身份,这才能出任大将军,与太傅平起平坐。” 
    “既无功劳,又无资历,骤掌大权,最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多与朝中元老大臣商议朝政,莫要专行。” 
    “若能以大将军身份,引身卑下,何愁人心不收?” 
    “然则大将军非但反其道而行之,更是放纵属僚,多违法令,长此以往,莫说人心,恐性命亦失矣!” 
    夏侯威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她当真是这么说的?” 
    羊祜十二岁丧父,是叔父羊耽把他们三兄弟和一阿姊抚养长大。 
    羊耽所娶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着名才女辛宪英。 
    羊祜奉事叔父十分恭谨,同时也视辛宪英如母。 
    夏侯威听到羊祜转述辛宪英的话,之所以大惊失色,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武皇帝犹在世的时候,文皇帝与陈思王(即曹植)争世子之位。 
    后来文皇帝得立,曾喜极而泣,抱着相府长史辛毗的脖子说道: 
    “君可知吾心中是何等喜悦?” 
    辛毗回到自家府上,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女儿辛宪英,当时不过二十余岁的辛宪英便断言: 
    “太子乃是代君王主理宗庙社稷之人,代君王行事不可不怀忧虑之心。” 
    “太子日后又是接替君王治理天下之人,治理天下,不可不怀谨慎之心。” 
    “今天下未定,可忧而不可喜,太子如此,魏国怕是不能长久啊!” 
    若是文皇帝在时,辛宪英的话传出来,最多也就是让人觉得,此女颇有些见识,居然能说出这等劝谏之语。 
    身为世子的曹丕,也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番话就去找一个女子的麻烦。 
    若是他会做人一些,做出诚恳听取谏言的样子,反能让他赢得上下之心。 
    谁能料到,二十年后的今天,再回头看看辛宪英所说的话,简直就是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故而夏侯威听到辛宪英对曹爽做出如此断言,下意识地就是变了脸色。 
    看到夏侯威的模样,羊祜不禁有些疑惑: 
    “从外舅何以如此?” 
    夏侯威长叹一声: 
    “你是不知,前些日子,大将军又派了人过来,欲请泰初(即夏侯玄)前往许昌,泰初亦有意答应。” 
    “故而今日不惜屈身前往太傅府中贺,看看能不能让太傅答应让他离开洛阳。” 
    虽然夏侯玄在浮华一案中受到牵连,但他终究是开创了魏国的玄学先河,被魏国士人称为“士派”领袖,名声极大。 
    特别是何晏,与夏侯玄同为“四聪”,对夏侯玄极是推崇,称之为“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 
    如今曹爽出任大将军,又开始重用当年的浮华案中被贬黜的士人。 
    而夏侯玄与曹爽更有表兄弟这一层姻亲关系。 
    故而曹爽屡向司马懿索要夏侯玄,欲让其前往许昌为官。 
    可以说,这个机会,乃是夏侯尚这一脉,重新恢复昔日荣耀的极好机会。 
    可惜的是,也正是因为夏侯玄的名声太大,所以就连司马懿心里都有些顾忌。 
    担心他前往许昌帮助曹爽,会让士子跟风而往,于是一直推脱不愿放人。 
    夏侯玄这一次能亲自前去给司马师祝贺,已经算是屈身前往,给了司马师极大的面子。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