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7章 意外之喜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我不放!”冯君侯开始耍流氓,“这是我的东西,你先把事情给我说清楚!”
    鬘用力抽了几下,没想到冯君侯握得更紧了。
    她快要哭出来了:“你先把我的手放开!我不拿你的东西!”
    “啊?这个……”
    冯君侯这才注意到两人之间的尴尬,忙不迭地松开手。
    “这个……哈哈,这个,没注意,哈哈……”
    当着一众妻妾的面,冯君侯打着哈哈,弯腰把地上的几粒谷子捡起来:
    “听到娘子提起林邑稻,一时情急,一时情急,嘿嘿……”
    阿梅是个乖巧的,看到冯君侯很在意这些谷子,有些好奇地出声打破了尴尬:
    “男君,这林邑的谷子,与平常的谷子有什么不同吗?”
    冯君侯把谷子重新倒入荷包,一边说道:
    “这个啊,就得问娘子了,毕竟这可是她种出来的。”
    鬘这个时候,终于略微平息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她没敢去看别人,只敢看向自己的好友阿梅:
    “林邑稻耐旱,不需要像平常稻谷那样,地里离不开水,而且它不择地,随地而长。”
    “最重要的,它从播下去到收成,只需要两个月多一点……”
    听到这里,就连原本一直斜眼看人的张大秘书,都忍不住地惊呼起来:
    “两个月?”
    “不是两个月,是两个多月。”鬘纠正道,“听说林邑那边,只需要不到两个月,但我在锦城试过了,超过两个月。”
    “两个多月也可以啊!”张星忆截口说道,“南中那边多山地少,要是这林邑稻真这么好,那可就解决大问题了。”
    鬘当然知道既不挑地,又很耐旱的林邑稻很适合在南中种植。
    特别是兴汉会带头在南中开出梯田,简直就是为林邑稻量身打造。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地看了一眼冯君侯。
    都道此人是鬼王转世,看来不无道理。
    要不然,他怎么会让自己一直想办法找到林邑稻,又怎么会在南中大力开发梯田?
    可以说,此举对于南中百姓而言,当真算得上是大功德了。
    如果说诸葛阿公是给南中带来了秩序,那么这个家伙,就是给南中带来富足。
    当然,最早的时候他是吃人,这个不算。
    冯君侯没有注意到鬘的目光,他转过头去,对着张星忆笑道:
    “还有江州,张伯岐可算是走了大运了,还没上任呢,就凭空得了这么一件大功劳。”
    有了林邑稻,不仅仅是江州,加上南中和整个蜀地平原,可耕种面积估计又要再扩大一番。
    那些渠水灌溉不到但雨量充足的地方,还有那些不够肥沃的地方,都可以尝试种上这种稻谷。
    这么一算起来,蜀地的粮食产量可能又要再提高。
    不但要卷死蜀地平原的世家,而且还要卷死荆州的豪族。
    想到这里,冯君侯看向娘子的目光,就变得格外欢喜。
    娘子不敢对上冯君侯的视线,目光闪躲。
    冯君侯光顾着高兴,没有去探究,只管对着关小君侯说道:
    “今日贵客上门,我要好好招待一番,细君,烦你告诉下人一声,多备些上好的酒菜。”
    关小君侯含笑点头,深深地看了一眼鬘,然后招呼几人领着孩子下去。
    鬘也想跟着离开,但她是客人,最重要的,是她还有事要跟冯君侯说。
    “坐下先喝口茶。”
    冯君侯主动开口说道,“林邑稻的事情,辛苦你了。”
    早几年就吩咐给她的事情,本来冯君侯自己都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
    没想到她居然能一直记着,给了自己一个意外之喜。
    冯君侯这么高兴,除了刚才所说,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农业是第一产业,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建立在足够的粮食供应的基础上。
    从汉到唐,长达千年时间里,中原的官方统计人口,顶峰基本都是六千万上下。
    直到宋时,新式工具的出现,大力开发江南。
    最重要的,是全面推广林邑稻,这才让人口触摸到亿的规模。
    直至明代,继续引进新型粮食作物,人口再一次突破,向两亿发展。
    不要小看一种两种的农作物的引进和改进,它很可能让中原大地能承受的人口上限,不断地被突破。
    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没有足够的人口规模,什么都是虚的。
    鬘听话地坐下,捧起茶杯,凑到嘴边,然后又很快放下,也不知喝没喝:
    “倒也没有什么辛苦,其实我这一次过来,除了给你说这个事,还有事想要求你。”
    “哦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