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让奎尼接替老富的礼部满尚书一职,是之前就说好了的事。
    礼部虽然相对其它五部是个清水衙门,但这个衙门管着两件贾六最关心的事。
    一件当然是皇陵,另一件则是科举。
    皇陵项目自不必多说,关系贾氏新军钱粮从哪里来的问题。
    科举则关系大清为什么要亡。
    大清怎么亡的?
    不是辛亥革命的枪声促使,而是清廷废除科举制种下的果实。
    在此之前,汉族读书人不断通过科举成为清廷的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这些汉族精英拼命镇压起义。
    直接后果就是有清一代无数反清起义,结果全部以失败告终,甚至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汉族士绅一手主导镇压。
    没办法,如贾六这般跳出阶级的,毕竟几百年才出一个。
    废除科举,等于一夜之间让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汉族读书人没了出路,他们心中的悲愤自是不必多言,结果自是人人倾向革命,或主动参加革命送了大清最后一程,或冷眼旁观坐视大清灭亡。
    贾六当然不会废除科举,他要做的是改良科举,引进现代学术,也就是西学中用,从而带领中国走向列强之路。
    但要改良科举,不亚于发动一次武昌起义,难度相当大,毕竟除了贾六自己,包括他的部下也没有几个人会同意废除科举。
    真要不顾现实情况强行废除科举,他贾六可能就是第二个王莽。
    那要怎么改良?
    当然是让现行的科举体制烂下去,烂到不管是旗人还是汉人,个个痛恨,主动要求改良。
    准确说,就是让科举变得乌烟瘴气,从会试到乡试,一层层的烂。
    谁适合这个任务?
    除了奎尼,贾六还真想不到别人。
    因此,他当然要替奎尼争取礼部一把手的位子。
    老富如今身兼数职,还是领班军机,礼部尚书这个清贵职务自是没必要兼下去,因此很爽快的以乾隆名义颁旨授奎尼为礼部尚书,成为太后国丧委员会的副组长。
    组长当然还是老富这个领班军机兼着,组员还有老四鬼子的四儿子,贾六的大舅子,以及两位军机,几位王爷。
    奎尼的事情是一开始就说好了的,老富变不了卦,对保留阿思哈吏部尚书一职,老富却老大不情愿。
    为啥?
    还不是因为阿思哈太废物么。
    加上贾六还要求阿思哈必须进入军机处,老富更是不同意了。
    贾六解决的办法是派他的狗头军师梵伟找到他表大爷色痕图,说如果老富不同意阿思哈留任入军机处,那么关于先前恢复表大爷祖上安亲王这一帽子王世袭的事,他这个大侄子可能有话要说。
    结果色大爷二话不说找到老富,一番施压,并告诉老富一个硬道理,那阿思哈就是个废物,你何必为了个废物得罪他那表大侄呢。
    临走时语重心长说了句:“今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将相和,天下安,望中堂三思!”
    没办法,老富只好捏着鼻子再次矫诏,阿思哈如愿以偿成为军机处的第七位军机大臣。
    前面六位除了老富外,就是在军机处行走的四阿哥履亲王永珹,满军机庆桂、索琳,汉军机梁国治、袁守侗。
    七个军机大臣也符合军机处运转规矩,差额投票嘛。
    和珅留职这件事,老富一开始也不同意,满朝文武都知道和珅是皇上一手提拔之人,对皇上可谓是忠心耿耿。
    这么一个人,老富能让他留在朝中,且担任户部侍郎和内务府大臣的要职?
    因此,坚决不答应。
    贾六却是坚持和珅任职户部侍郎,因为和珅虽是个贪官,但其理财能力却是当世一绝。
    不是什么人都能在大清朝攒下价值八亿两家产的!
    和珅能给自己捞八亿两,他又为大清解决了多少财政难题?
    最重要的是,和珅是满洲人中难得的力倡开海派,也就是其一直主张同西洋各国贸易,马尔嘎尼的英国使团也正是在和珅安排下才得以入京。
    可惜,乾隆这个自大狂断了大清同西方并驰的机会。
    现在,乾隆成了陈家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