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28章 夏禹始,家(贾)天下……  红楼之挽天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然后,伸手将军报递给一旁的高仲平,自己则是拿起奏疏,迅速翻阅起来。
    随着时间过去,心头又是发出类似崇平帝的感慨。
    过了一会儿,待众臣传阅而毕。
    崇平帝朗声道:「诸位爱卿,现在我大军正在盛京与敌对峙,粮秣丶军械都要准备一应齐全了。」
    李瓒整容敛色,拱手道:「圣上,女真之伪朝都城,城高坚固,想要攻打,非一日之功,如今已是八月下旬,等到两月之后,进入冬月,辽东天气转冷,大雪封路,义粮秣丶军械以车马转运,
    多有不便。」
    高仲平此刻也将奏疏收起,开口道:「需要提前准备,并且以重兵护送,囤积在宁远丶锦州,
    最好是锦州。」
    这就是「知兵内阁」的好处,甚至能够查漏补缺。
    崇平帝问道:「李卿丶高卿的意思是?」
    「再从大同丶宣府调集兵马,护送粮北上至宁远丶锦州,如果战事一旦迁延日久,久而不克,鞑寇派出铁骑袭扰,我前线大军有断粮之忧。」李瓒开口说道。
    高仲平点了点头,道:「李阁老说得是。」
    崇平帝点了点头,朗声说道:「既是如此,兵部方面即刻给身在大同丶宣府的守将行文,着其派遣铁骑,护送从京中运输的粮袜和军需。」
    李瓒和高仲平齐声称是。
    崇平帝目光巡下方的一众阁臣,说道:「子钰的这封平治辽东的奏疏,诸卿也看到了,如何计议?」
    李瓒面色一肃,拱手道:「圣上,卫国公之言可行,诚如卫国公奏疏所言,如平而不治,则不出三五十年,辽东之地仍有虏寇迭兴,滋患边疆,遂为后世大汉子民之患,然如何而治?还是当以自给自足,供赋税于中枢,唯有此,后世之君臣,不生弃辽之念。」
    可以说,贾珩永远分析的很到位,一个字,就是钱。
    有的时候,秃头咪蒙说的还是比较对的,因为从经济问题出发,往往都能找到根源。
    如果辽东不是后世朝廷的治理负担,而是如东南三省一样,成为一个财源聚集之地,那后世之君都不会放弃。
    崇平帝沉吟片刻,目光锐利,说道:「既是如此,等辽东平定以后,可依卫国公之言施策,诸卿闲暇之时,也当计议一番,来日如何设官立制,治理辽东。「
    其实,这就有些提前开香槟的味道。
    众臣都是守持中庸之道的道德君子,在这一刻,倒也不好扫了这位中年帝王的兴致。
    而林如海在下方刚刚将奏疏反覆看完,递给一旁的戴权,心头却涌起一股凝重。
    子钰上马管军,下马安民,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如今又立了这样大的功劳,只怕将来想要得善终,不大容易。
    尤其是最近京里的一些流言,更是让人心惊。
    这分明是有人在暗中离间君臣。
    幸在圣上知晓君臣相和的道理,但辽东一平,情况如何,却又不得而知,希望不要出什麽乱子才是。
    崇平帝转而又道:「再过一个月,开徵秋粮,户部方面当用心操持此事,大军远征西北,粮秣消耗不少,户部方面还当多做准备。」
    可以说也就是如今的大汉财大气粗,前后几场战事消耗了不少粮秣,仍然能够支撑的住。
    户部尚书齐昆拱手道:「圣上,微臣遵旨。」
    崇平帝这会儿显然有些乏了,摆了摆手,道:「今日就这般吧,都下去吧。」
    一众阁臣军机闻言,拱了拱手,然后徐徐告退。
    1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