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刘盈:开打开打!  天命唯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个校长的身份,但他们很清楚是让他们有了今天,是谁让一个田舍翁的儿子,可以和功候嫡子并列出现在这个大汉帝国最高权力中枢的机会!

    尤其是刘盈这两年奉行的是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对年终考核不过关的官员基本上是一票否决制度,更是让不少左贰官有了竞选,并且成功做了正印官的机会!

    因此,刘盈身系的不仅是大汉帝国的万里江山,还有他们,以及他们子子孙孙的兴衰荣辱!

    所以他们此刻的山呼万岁,完全是发自内心。

    他们由衷的希望那个端坐在丹陛之上,带给他们无限可能的未来,被冕旒遮挡面容的同龄人能够万寿无疆!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震苍穹,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喊传入殿中,让曹参、王陵、张苍等开国一代目面容肃正,让彭越、刘交、吴臣等同姓或异姓诸王目瞪口呆,就连丹陛之上的刘邦也稍稍为之动容。

    臭小子……刘邦心中滴咕,有些妒忌的冒酸水,但也由衷感到骄傲。

    汉,绝不会二世而亡!

    这个他一手开创,并且成功交给了自己儿子的王朝,将会百年千年乃至万年的传承下去!

    哪怕海枯石烂,哪怕天崩地裂,但只要有人类的文明存在,大汉必然永久存在!

    汉风,终将长存!

    刘盈却面色如常,只是正襟危坐,仿佛并没有听到此刻的万众呼喊一样。

    嗯,他装的。

    不过他内心并没有什么感动,而是肉疼。

    纸钞也是钱啊,虽然向外国人返现的时候会折价,但很多时候他都是光收礼不待客……

    所以,等到汉臣朝贺完毕,番邦使臣、君长们乌泱乌泱、人头攒动出现在宣室殿中的时候,就连一贯喜欢热闹的刘邦也愣住了。

    “怎么这么多?”

    嗯,他是从未央宫来的长乐宫,走的是连接两宫的廊桥,所以并没有看到当初长乐宫门前广场上那人满为患的一幕。

    “当然,这还是我严格要求每个小国只能来一个人的原因。”刘盈用只能他和刘邦听到声音滴咕了一句。

    “哪来的这么多小国?”刘邦愣了一下,同样压低声音说道:“要是统一一下就好了……”

    看吧,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战狂了吧……刘盈摊摊手:“非不为,是不能也……”

    刘邦皱皱眉:

    “说反了吧?乃公记得这是孟子的话。”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看吧,这就是表面上在儒冠里撒尿,但引经据典比我还6的人……刘盈心中吐槽,微不可见的摇摇头:

    “没说反,只是活学活用。”

    “爹你可知,这个世界远比我那《堪舆万国图》上标注的还要复杂无数倍,尤其是出海向南,岛屿林立,出海向西,更是有着无数的番邦部族。”

    “想要统一他们,强如大汉也要花上几百年的时间!”

    “况且咱们也管理不过来呀。”

    “所以我从来都是通过平等的手段,获取天然良港和丰饶河口以及矿山林场的所有权,然后再帮助那些部族定居生活,让大汉帝国的文明之光可以照耀在他们心中……”

    嗯,他没有说的是东南亚土着的战斗力其实很顶。

    比如同时期的欧洲人轻松吊打中美洲的玛雅、阿兹特克、印加等土着,但到了南洋诸国,却被当地的土着吊打,就连号称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麦哲伦都死在了土着的毒镖之下,是他的副手接力完成全球航行,将他的尸体送回了欧洲……

    而那时候的土着还是被宋明教化了很久,已经稍显费拉不堪,但在现如今的汉国,那帮家伙才是真真正正的蛮族,悍不畏死,且能忍受更加恶劣的环境。

    一旦和他们开战又没有毕其功于一役,则后续就要面对他们无休止的报复和袭扰。

    因此刘盈采用的就是剿抚并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原则。

    对于那些实在是野蛮到无法交流的部族,就联合岛上的其他部族进行围剿,而那些相对开化一些,愿意拥抱文明的部族,则让他们跪下来叫声爸爸,然后收成藩属国……

    很多时候贪多嚼不烂,强行吃个胖子的结果就是碎成一地。

    因此烂地无用,只要占有贸易沿线的港口就可以了,剩下的可以让土着自己发展,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去摘桃子……

    毕竟从汉五年的那个冬天,项羽创立的西楚灭亡之后,汉国就从全面战争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开始在秦末的灰尽之中重新开创一个崭新且鼎盛的王朝。

    而萧何秉承的与民修养生息的国策下,全国范围内的婴儿潮于次年开始来临,然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原因很简单。

    这时候没有什么避孕措施,天黑之后普通百姓的娱乐活动就只剩下了躺在床上,变着花样开始造人那点子事……

    而有了玉米这样既能人吃,又可用于养殖家禽家畜的高产作物,以及堆肥法、铁质农具、一年两熟制度等一大堆先决条件的加持下,普通百姓对于生孩子的热情也越发高涨。

    反正养得起,就当抽奖了……

    嗯,更重要的原因是地广人稀,到处都是无主的荒地,谁生下的儿子先成年,谁就能合法从官府手中将公田转变为授田!

    尤其是在农村,人丁不旺的家庭必然会被邻居欺负,重要的是这时候的女性地位其实不低,女婿帮着老丈人一家和别人干仗的事情也比比皆是,所以并不存在什么杀掉女婴的现状。

    现在是大圣三年,从大汉五年那场全国范围内的婴儿潮中出生的人口,这时候不过十六七岁,刚刚成年。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