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0章 祁山道(为盟主“昵称不是空白”加更)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念及此,李瑕起身,扬起大旗。
    哨声起。
    号角声起……
    此时,蒙古汉军最后一个千人队才堪堪走进预设的伏击点。
    “轰!”
    铜制的炮管一声闷响,直接吐出一颗火炮,落在对面的山腰处。
    这是预设好的位置,对面山腰已被挖掘过,炮弹落处,上面正是一片巨大山石。
    引绳燃尽,一声巨响,彷佛天塌地陷。
    似乎是半座山直接向下砸来。
    阴影罩了下来,然后……
    “彭!!”
    灰尘漫天,惊马嘶鸣。
    “轰!”
    又是一颗炮弹被吐出,山崩地裂还在继续。
    同时,一座座炮车上的树叶被拿掉,震天雷被点燃,抛出,落往山道中混乱的军阵……
    ~~
    崎区的山路往东蜿蜒两百里。
    汪良臣正在思考利州之事……
    之所以要将陇西兵力倾巢带出,战略目的不仅是解京兆府之围,也不仅是汉中,更重要的是一举收复利州、夺回剑门关。
    为何?
    于国而言,将兵线推回到剑门关,方不会使宋军再掺和汗位之争。
    于家而言,汪家子弟个个出众,封总帅、都元帅、权都元帅、奥鲁元帅者太多了,不宜只聚于陇西一地,必须尽快扩张地盘。
    眼下是个难得的机会。
    陇西一战前,他故意以未得诏旨为由推托,不愿出战,廉希宪遂将其所佩虎符授之,称奉有密旨,命他为陕西总帅,全权统领陕西军备。
    出征前,他并未将计划报于廉希宪。
    因为“京兆府被围了,消息都递不出”,不管是不是,总之事后他有这个说辞。
    危局之中,只好果断出兵,攻汉中先解京兆之围。再长驱利州,正可将汪家之势力恢复到二哥战死之前。
    他汪良臣,还真没有太多私心。
    若说有,也只有想为二哥汪德臣报仇雪恨的决心、收回二哥经营多年之事业的一腔热忱。
    故而,一万俘虏用于攻坚沿途关隘、城池时消耗。
    三万战兵用于分堵北面陈仓道、子午道宋军回援,堵住南面米仓道、荔枝道的宋军援军;攻下汉中城后还要分镇汉中各州县;之后还有利州、剑门关……
    倾巢而出,代表着汪良臣的志向、野心、胆魄。
    得陇望蜀,望的是整个蜀。
    一场大胜,汪良臣有这个资格……
    “轰!”
    跨下战马突然受惊,仰起前蹄,嘶鸣不已。
    汪良臣勒住惊马,抬头一看,正前方的山顶上轰然炸开,巨石摇摇欲坠着,轰然砸落。
    “咴??!”
    “彭!”
    灰尘中,还来不及喊出口,后方又是一片混乱……
    “敌袭!”
    “震天雷!”
    “彭!”
    “……”
    ~~
    李瑕做计划时,最大限度的考虑是七万人进祁山道,相应的安排也有。
    但其实他心理的估算是来两万五千人左右。
    他埋伏在大崖山,这是尾,到阳平关正好可容纳七万人的行军道路。
    伏击开始时,由李瑕所在的“尾”最先发起攻势,封锁敌军退路。
    往东方向,整条祁山道都有布置伏兵,开凿山南面的小道以迅速移动……这也是他在祁山道需要布置两个多月的理由之一。
    至于四门大炮,摆放在三百五十余里之间。
    若来的是两万或三万人,中间两门炮可直接轰杀主将。若在四万到六万人,中间两门炮也可截断敌阵,将整个敌阵分割为五到六段,将敌军指挥切断。
    之后,居高临下以火炮、石炮、震天雷、箭失等等轰击敌阵,在物资告罄之前让敌军崩溃投降。
    李瑕的物资准备得十分充足……
    而敌方要想在这个地形中反败为胜,大战略上几乎不可能,只能通过各个小战场。
    宋军八千精锐分守四百余里之山道,必然有炮火、木石、箭失覆盖不到之处,若身处其中的将领们能迅速组织反攻,攻上山来,一点点消灭山上的伏兵,直到大部兵马冷静下来,犹有翻盘的机会。
    李瑕认为,敌方这个机会有,但不大。
    局部战场的麻烦也必然有,这才是这一战的难处。
    李瑕始终在分析着这些,越是大战,越是冷静。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