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4章 补窟窿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少人手。” 
    “至于那些大部族,我们可以按陇右那边的做法,先借粮给他们,后面再让他们慢慢还……” 
    反正现在陇山以西,都是大汉的地盘,借了冯鬼王的东西敢不还的部族,大概率是没办法活着离开凉州。 
    至于运输,同样可以按陇右惯例。 
    在凉州各郡设置粮食配给点,一手登记胡人人数,一手借出粮食。 
    反正自己手头的那一批学生,正好可以派下去当监督审计。 
    至于运输方面,不是还有在陇右培养出来的外包运输队吗? 
    “单单靠官府是不行的,还是得要让那些大族帮忙。” 
    百姓手里可以没粮,但豪右大族肯定有粮。 
    徐邈借得,我借不得? 
    冯鬼王如是想道。 
    大不了拍卖毛纺工坊的时候,我先把底价提高七个百分点。 
    然后跟那些豪族讲价的时候再压下五个百分点。 
    这样的话就算是把窟窿补上了。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那些饕餮想要多吃份额,或者各地的代理权。 
    这几乎就是肯定的事。 
    随着凉州的收复,意味着丝绸之路已经重新掌握到大汉手里。 
    原料产地、销售市场的成倍增加,毛料行业自然也会产生变动。 
    谁家销售哪个地方,销售多少,那都需要扯皮。 
    对于饕餮来说,自然是吃得越多越好。 
    “这样一来,牲畜的损失就太大了。” 
    冯永叹息。 
    刺史府能调动的粮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还屯在平襄没有运过来。 
    在这种天气下,想要把粮食运过来救急,就不得不出动大型牲畜。 
    马也好,骡子也罢,到时铁定会累死一批,病死一批,冻死一批。 
    好不容易才攒下的几千头骡子,到时候还能剩几头是个问题。 
    “人命关天,你在想什么呢!” 
    张星忆对冯刺史的斤斤计较大是不满,又动了一下窝在他怀里的脚,示意他继续按摩脚底: 
    “夷人不乱则蜀地安,胡人不乱则凉州定。你真要能把这个事做成了,凉州就算是真正安定了。” 
    “蜀地夷人作乱数百年,凉州胡人作乱百余载,真要都教化成功了,那可是百世之功。” 
    “后人写史,只要关于蜀地与凉州,都绕不过你,青史留名的大好事呢,死点牲畜算什么?” 
    张小四与关将军性格不同,目光自然也不一样。 
    关将军被夫婿和儿女束缚住了,但张小四却是习惯站在皇家的高点看问题。 
    在她看来,拿几千头牲畜换来青史留名,简直就是无本万利。 
    “当我积累下这些牲畜容易?这可是为了将来的关中之战呢。” 
    在张小四面前,冯永不用掩饰自己对关中未来几年的看法。 
    因为这些看法,他早就与张小四讨论过不知多少回。 
    提前布置北地郡和五原郡故地,离不开关将军和张小四的出谋划策。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天下哪有让你占尽便宜的道理?” 
    张小四倒是看得开,反正那些牲畜又不是她的,她肯定不心疼。 
    话不好听,但冯永知道道理是对的,只见他点了点头: 
    “行吧,反正事已至此,我还能如何?大不了多等几年就是。” 
    反正最着急打下关中的是诸葛老妖,第二个着急的是皇家。 
    你都不急,我急什么? 
    冯永想了一下,又说道: 
    “金城郡土地肥沃,又临大河,利于灌溉,当年信厚(李球)在那里屯垦了不少农田。” 
    “现在姜维手里应该有不少存粮,我倒是可以试着向他支借。”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张星忆。 
    张星忆的脚在冯刺史的怀里动弹了一下,以示抗议: 
    “你想借就去借,看我作甚?” 
    冯刺史“啧”了一声,累觉不爱,一起睡这么久了,就不能有点默契? 
    “你是宫中派出来的女官。” 
    “哦,我忘了,我光记得我是刺史府的大秘书。”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