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二十九章 迫击炮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当然了,这样搞浪费钱就是了,不过近卫军也不会乱浪费钱,比如等二五步枪的产能上来后,近卫军还会继续采购二五步枪进行库存,同时把库存的十八型步枪便宜转售给陆军那边。
    陆军那么多人,现在都还没有完成后装线膛步枪的全面换装,哪怕现在开始装备二五步枪了也不可能淘汰十八型步枪的。
    保守估计,陆军那边还得继续使用十八型步枪十年以上……现在便宜卖给陆军一批十八型步枪,他们也很乐意接受。
    近卫军的大力支持,陆军的无可奈何默认,也让二五步枪的生产走上了快车道,预计第一年的产量就能够达到十五万支,明年就能够达到二十万支。
    这说的是和平时期常规产量,平常时候武器的产量其实都不算太大,因为需要维持生产线,军方也不可能一次性拿出太多钱来进行全面换装,军方一年一年给钱采购装备,一年一年的进行换装,像步枪这种动不动就一两百万支的武器装备,换装时间可能会持续十年以上。
    这十年过程里,有时候还会出现更新式的步枪进而装备更新式的步枪。
    由此也导致了,规模庞大的大楚帝国陆军里同时装备好几种步枪,现在就是这样,有先进,开始小批量装备的二五步枪,有作为主力的十八步枪一百多万支,还有一批大约十万支十六型前装线膛步枪,甚至就连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都还有几十万支呢。
    二五步枪的顺利装备部队,除了军方自身的因素外,也和罗志学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这枪最早搞出来原型枪,进行测试的时候,罗志学就看到了这枪。看到这枪的第一眼罗志学就想起了自己记忆里诸多乱七八糟的栓动步枪……
    尽管枪身下部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弹匣凸起,这一点被不少陆军的将领所诟病,认为会影响士兵的战术动作,但是这种设计在罗志学看来却是非常合理,甚至是符合枪械发展潮流的。
    因为罗志学前世里所看到过的诸多枪械的图片,除了一些老古董没有下凸的弹匣外,其他的都有弹匣,哪怕是二战里的一些改进后的步枪,为了多装子弹也是有下凸的内置弹匣。
    更不用说一大堆可拆弹匣的冲锋枪,机枪,突击步枪了。
    所以,大楚帝国里很多当代将领们认为没有下凸弹匣的步枪,才是符合好枪的标准,但是罗志学的认知却是反过来的……所以当初就支持了近卫军换装这一款步枪。
    尽管这一款步枪使用的还是十一毫米子弹,但是在罗志学看来依旧是一款划时代的可靠武器,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好东西。
    至于陆军那边要求的小口径连发步枪,虽然更好,但是那不还没搞出来嘛,没搞出来的东西说的再好听也没用啊。
    可以说,二五步枪的大规模装备服役,是和罗志学的直接支持分不开的,没有罗志学的支持,近卫军不可能来个直接换装,陆军那边也不可能捏着鼻子认下了……直到如今,陆军里不少将领还是希望用更成熟可靠的管内弹仓技术作为过渡,嗯,最好是十九型步枪管内弹仓版本!
    等到二五步枪的批量生产版本搞出来后,罗志学还拿着这款步枪进行了几次实弹设计,说实话感觉不咋地……
    这玩意后坐力太大了,而且也挺重的。
    没办法,这年头的枪都这样,采用11毫米黑火药子弹的步枪,同时还要兼顾拼刺刀功能,又追求大射程,所以标准版的步枪,枪管都普遍比较长,重量比较重。
    十八型步枪是长度一米二八,重四点五二公斤;十九型步枪是一米二五,重四点四七公斤;二五步枪则是一米二六,重四点四六公斤。(标准步兵版)
    长枪管,大口径,这不仅仅让步枪更重,而且后坐力也大。
    士兵们想要使用这种武器,得有一个比较好的身体才行,不然打几枪这肩膀就得酸痛了。
    但是射速是真的快,五发子弹能够在短短几秒时间内就打出去,同时装备新子弹的话,可以从顶部抛壳口一发一发的装填,也可以采用弹夹一次性装填五发子弹。
    采用弹夹装填的话非常的方便快速,如此可以有效的缩短火力间隙的时间,增加持续火力。
    听闻湖广武器公司的正在研发中的二四步枪,射速更快……测试中使用八毫米子弹的八发弹匣,经过训练的熟练射手能够在八秒内全部打出去……
    一秒一发子弹,堪比后世的半自动步枪!
    当然打这么快自然不可能进行瞄准,这准头自然不咋地,但是这不重要……因为楚军在很多实战里都发现,射速比精度一样重要,大多时候还更重要
    因为很多时候,除了正面战斗外……很多日常时候的实际小规模战斗里,其实步兵们的射击并没有什么明确目标的……他们不知道,或者看不见敌人。
    并不是和正面战场的那种,对面会傻乎乎的站着甚至列着密集队形给你当靶子!
    毕竟大家都不傻,人家土著也知道你楚军的枪好,可不会傻乎乎跑出来给你当靶子的,都是偷偷摸摸的靠近打冷枪为主,根本不会跑出来跟你打照面。
    如此情况下,楚军士兵们遭到伏击的时候,都是根据命令或自己的判断,对着敌人大概方位进行压制性射击,能打中最好,打不中也要把敌人压的抬不起头来或者无法逃跑……
    给己方争取进行战术调整的时间,顺势撤离或进行追击包围歼灭敌人等。
    大概和现代后世拿着AK,对着疑似敌军大概方位扫一梭子差不多同一个概念……杀伤不是目的,压制才是目的。
    不同的是,后世士兵面临的威胁更大,所以进行压制扫射的时候都是只伸枪,身子却是躲在掩体后面。
    而当代楚军的士兵,则是因为面临的威胁不算大,所以会更加从容的站着或半跪或趴在掩体上,对着大概方位进行瞄准射击……反正你也打不中我!
    压制过程里,如果楚军出动的步兵规模比较大,配有步兵炮的话,楚军的步兵还会快速部署70毫米步兵炮,对着敌人方位进行炮轰……
    这些战场上的变化以及延伸出来的细节需求,也是促使楚军方面迫切的需要装备连发步枪的缘故,这射速太低,火力薄弱就压制不了零星战斗里的敌人。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