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十三章 贾珩:留个门,只是想……亡命天涯  红楼之挽天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往诸地就藩,如崇平帝的堂兄弟,卫郑两藩,其父也就是隆治帝的兄弟,当年也有贤王之称。

    太宗、隆治都是这般平稳的过程,虽出现了一些***,但整体上还算平稳,出现了不少贤王,而且也对文官集团产生了压制。

    但到了隆治年间就出现了夺嫡之事,有能力的藩王都觊觎大位,太子、周王、赵王,雍王,几乎乱成一锅粥。

    魏王叹了一口气,说道:「只怕此事有些难,上次的朝政风波,已见父皇并未有早定国本之意。

    「因为隆治年间的惨烈事,朝臣才没有怎么提东宫的事儿,但也只是引而不发而已,等时机一至,殿下总有机会。「宋環宽慰说道。

    魏王点了点头,道:「母后也是这般说,父皇近些年反思隆治年间事,似不愿早定国本,对藩王主管一衙司务也有所疑虑,舅舅,我以后最多掌握五,城兵马司。」

    事实上,齐王在户部常年督问钱粮,也只是得以在户部十三清吏司以及诸省一些府县聚集了中层官僚。

    而楚王则常常在兵部武库清吏司和车驾清吏司,负责崇平帝交办的差事,因此接触了不少军将,得以在京营、边镇拉拢了一些中层军将。

    这是在崇平帝的压制下,有意不让两藩主持全局事务。

    而且崇平帝继位十几年,不像隆治帝在位时间多达几十年,皇子长期在六部问政,随着时间流逝,早期拉拢的党羽渐渐升上更高的位置,甚至成为平衡朝局的力量

    之一。

    宋璟沉吟说道:「现在说这些,还言之过早,你父皇心气正高,还想倚重永宁伯之力平定东虏,谋万世之太平,纵然永宁伯最终不能根除虏患,如北元之于前明,大概是五到十年,那时,满朝文武同样不会坐视东宫无主,而你为嫡长子,五城兵马司绝不是终点,待朝局有变,掌管一部之事也不是没有可能,对了,先前你四舅舅来信,有望知开封府事,说是永宁伯有意举荐。」

    提及最后,宋璟语气也有几分复杂。

    相比他家四弟,两榜进士出身,他举人出身仕途就不顺利。魏王点了点头,道:「咸宁呢,最近可有消息?」

    宋璟道:「书信上倒未提及,咸宁没有单独给宫里去信?」

    「这几天没有听母后还有容妃娘娘提及过。「魏王摇了摇头,说道。

    他有些想知道,咸宁与那贾子钰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但这种事儿又不好打探,听母后的意思是要许给贾子钰。

    宋璟又道:「殿下关键还是在这五年,殿下可安心任事,尽展宏才,让圣上知你有王者之风,至于楚王,如今卫郑两藩亲眷在宫外求情,闹得宫里颜面不好看,楚王这次差事就办的不好,自己有了仁厚贤名,却诿过于上。」

    魏王目光闪了闪,问道:「舅舅的意思,父皇会不会因此对楚王兄生出嫌恶之意?」

    「如今还难说,楚王之前还是有些功劳的,这次也不是什么大过失。」宋璟想了想,解释说道。

    而且他隐隐猜测,这是宫里让几位藩王下面争斗着,或许就不会威胁到皇权。

    就在这时,外间进来一个女官,先朝着魏王行了礼,开口道:「殿下,王妃打发人过来,说天色不早,该用着晚饭了。」

    「舅舅留下用些?」魏王连忙说道。

    宋璟见此,起得身来,笑了笑说道:「不了,你舅妈还在家等着用饭。」「那我送送舅舅。」因为时常过来串门儿,魏王也没有强留,起身相送。

    ---

    --

    洛阳城,五月五,端午节

    贾珩今天也休沐,领着一众莺莺燕燕上了老君山游玩,回返位于德立坊的贾府。

    后院花厅中,贾珩与晋阳长公主隔着一方棋坪,相对而坐,正在闲聊着。晋阳长公主问道:「听咸宁说,那傅试昨天将妹妹托付给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说得昨天,傅试离开洛阳,前往信阳州上任,在告别之时,将其妹傅秋芳托付给了贾珩。

    贾珩皱了皱眉,说道:「傅试说那其妹水土不服,路途赶路不便,就在我这儿休息几天,我见着确有几分病容,倒也不好拒绝,请了个太医正在瞧着。」

    所谓做戏做全套,傅秋芳装病自然要做的像一些,在脸上做了一些化妆修饰,首先是脸上就有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的苍白之色,神情也有几分恹恹之状。

    晋阳长公主端起茶盅,抿了一口,道:「本宫倒是觉得其中似有蹊跷。」说着,似笑非笑的看向对面的少年,有些话也不用说透,以对面少年心智,一点儿就透。

    贾珩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那等过几天,她稍好一些,着人送到信阳州就是了,这个傅试心思太重。」

    傅秋芳也就见过几面,没有什么交集,家里本身已经够乱的,这个傅试又送妹子过来,无非是攀附。

    晋阳长公主嫣然一笑道:「倒也别急着送回去,等好了,本宫这边儿正缺人手帮衬着内务府的事儿,眼下就缺这种年岁长、有心计的。」

    贾珩:「...」

    那改天要不把宝钗介绍给你?

    也继续说此事,端起茶盅,品着茶,说道:「这几天内务府的事多不多?京里

    那边儿没有催着罢?」

    「现在有了金矿的事儿,倒是可以多盘桓几天,现在本宫虽说管着内务府的事儿,但也不是事事都由我做主,因为忠顺王府贪墨的事儿,现在会稽司的那边儿账簿,都是皇兄派人在管度支,说来,户部年年入不敷出,全靠着一个内务府撑着。」晋阳长公主轻声说道。

    贾珩点了点头,面上若有若思道:「原来如此。」

    崇平帝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撒手不管,这是从潜邸时候杀出来的藩王,锦衣府的几个千户所也是天子的人,京营十二团营,天子原本就控制了一些将领。

    他甚至怀疑忠顺王在内务府的贪腐,崇平帝都是心知肚明,至于皇陵上贪墨,大抵是不知道的估计也没想到忠顺王这般胆大包天。

    「在本宫跟前儿唤皇兄,在咸宁跟前儿你唤什么?「晋阳长公主笑了笑,将思绪中的少年拉了回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