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与富贵。
朱元璋听了一时沉默。
他那么聪明第一个人,从来没有整整信圣贤书,只是当做与文人们博弈、治理百姓的工具。
确实如朱媺娖所说的,他想用圣贤书、八股文,让读书人变得更加忠君爱国。
从后世的情况看来,这件事他确实是做错了。或者说,终究是被故元遗留的大头巾们给忽悠了。
朱媺娖吸了口气,则继续道:“圣贤书确有塑造忠君爱国思想,提升官员个人品德修养的作用,但只依赖圣贤书去选取官员,却是大错特错了。
官员品德固然重要,可能力同样重要。而想要官员忠君爱国、爱惜百姓、正己修身,不仅要靠圣贤书的教化,更需要用法律去约束!
所以,太祖想要学习后世的治国方法,首先记得改变儒学独尊的局面,不再只以儒学选关,而是加入专业内容,振兴工、农等其他方面的学问。”
说到这里,朱媺娖看见朱元璋在沉思,便停了下来。
郝光明见朱媺娖说得这么好,便体贴得泡了杯奶茶送来。
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消化完方才朱媺娖话中的内容,道:“后人,你继续讲。”
朱媺娖点头,道:“刚才说的是朝廷职能部门更加细化,官员则须更加专业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再说国家民政、财政等更方面的治理,以及地方上的治理。
大明如今是全凭官员——以水利为例,加入当朝正好有钻研水利的官员,上面的人又能注意到他,用他,那么才能做好水利方面的事。
地方治理上呢,也全看官员个人能力。官员能力好,地方百姓日子就好过,甚至朝廷税收也能增加。
官员能力不好,那就是得过且过,甚至是搞得一团糟,偏偏还能通过逢迎上级、送礼等方式,获得晋升。
一个朝代前中期,吏治较为清明,这种治理方式造成的问题还不怎么凸显。
可到了王朝中后期,各类问题累积得越来越多,偏偏朝堂越来越昏暗,君主也远不如开国之君,自然就弄得朝堂内外尽是贪鄙无能之辈,国家一片狼藉,积重难返,只能等着灭亡。”
“后世治理国家时就没这些问题吗?”朱元璋问。
朱媺娖笑道:“治理国家只要用人,就肯定会拥有这些问题。但后世国家依赖大数据,或者说科学中的数学,正在一步步减小人在治理方面的影响。
后世甚至有人认为,国家治理发现的方向,应该是最终将一切都交给智脑,或者说机器去负责,完全摆脱人治的影响。”
“智脑?机器治国?”朱元璋听得瞪大了眼,完全理解不了。
朱媺娖笑道:“后世科技极为发达,各类机器也极为高明,比如我们坐的这个飞机,上面就有个人工智能,算是微缩简化版的智脑。
它们拥有比人更加聪明的大脑,却没有人一样的感情。所以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就不会掺杂七情六欲,也就自然而然地让国家治理摆脱了人治的负面影响。”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飞机,听着朱媺娖的话,有那么一点理解了,却不禁喃喃道:“不可思议,当真是不可思议——治理国家的大道终点,竟然不是用贤取能,而是不用人?!”
一旁的郝光明听到这里,忙给朱媺娖使眼色。
他担心朱元璋误入歧途——后世科技与大明毕竟相差太大,朱元璋要是想差了,就很容易迈大步子扯到蛋。
朱媺娖也有此担心,忙道:“太祖可不要想差了,大明如今远没有实施智脑治国的条件,甚至后世科技那么发达,也才向这方面尝试,距离真正的无人化治理还差很远。
大明的话,大概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太祖想治理好国家,还是得用贤取能。”
朱元璋回过了神,笑道:“后人你也未免太小看咱了,适合的才是对的,这么简单的道理咱老早就懂。”
···
接下来的几日,朱元璋日日都来东晖院听讲。
朱媺娖、郝光明则轮着充任讲师,回答朱元璋的各种疑问,讲解后世的各种知识、经验、道理。
有时候郝和善、朱媺姕也会临时客串下。
之所以如此,却是因为几人都看到了那黑玉环的变化——其中的能量正如郝光明推测的那样,一日日增加,眼见就要满格了。
这一日。
朱媺娖正在给老朱细讲后世的教育改革以及遇到的种种问题。
郝光明却拿着黑玉环,带着紧张之色地看着,因为黑玉环的能量看着好像已经满格了。
等朱媺娖讲了一段,歇息喝水时,郝光明就道:“这黑玉环能量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真正满格,别到时候一下子把我们送走,让我们写的那些笔记都来不及留给太祖。”
朱媺娖也担心这一点,便道:“那我们现在就给太祖好了,以免出现意外。”
“嗯。”
当即,郝光明就让小智将他们过去这些日子写下的一摞笔记,通过飞机物流通道,传了下去。
朱元璋拿到这些笔记后,也意识到了什么,不禁不舍地看着飞机,道:“后人,你们这是要走了吗?”
朱媺娖在视频中点头,微微一笑道:“我们停留此间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太祖得到了我们所说的那些信息,又到了得了这些笔记,相信一定会带领大明走向更加强盛的道路。如此,我们来此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