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不要最后两名就是成功。
    哪里知道劳逸这家伙,这么给力,埋头就是冲,根本不管身边是谁。
    完全不受什么国际名将的气场影响。
    甚至小鹰国的第一棒克里斯蒂安·马尔科姆都被狠狠压住,虽然最后依靠经验追了一点上去,可是都过了顶弧下弯道了,还是没有追上。
    如果劳逸能够以第三的身份交接棒,那么真的有可能让种花家取得一个不错的优势区域。
    所以,劳大牛,顶住啊。
    这个问题,也许在别人身上会出现,可是在劳逸天生后程具备天赋的属性面前,根本不是问题。虽然他和赵昊焕有点类似150米之后降速和二十八层跳楼价差不多,可是在150米之前的后程,他……稳得一批。
    事实上在劳逸的职业生涯里面,绝大部分经典战役,都是后发制人。
    而显然接力即便是多跑点交接区,那也不可能超过150米。
    所以湖凯看了看距离,选择和以前对接杨耀竹的交接棒区域,开始预跑。
    这。
    无疑是对于劳逸能力的巨大肯定和信任。
    否则,怎么可能这么做。
    “劳逸表现不错,还保持着第三,甚至最后还追了一点上去!”
    “劳逸的表现出乎预料!”
    “交接棒一定要做好。”李韬道:“一定不能掉棒!”
    这是种花家以前大型比赛出现过不少的问题,但……那是老黄历了。
    在袁郭强开始入主国家接力队后,大家都是长时间在一起练习,同吃同住,默契度愈发提高。
    这种培养方法,就是袁郭强的办法,让接力队员从生活中建立联系,最后加强赛场的契合度。
    事实证明。
    效果极好。
    从袁郭强进来后,原本的时间线,咱么种花家,你就会看到,很少有掉棒的时候。
    几乎绝迹了。
    所以李涛的担心是多余的,有空担心我们,还不如担心担心掉棒大户阿美丽卡米利坚和曰本队比较好。
    湖凯跑在前面,下压式准备,向后伸出手臂,制造一个延长的有效交接距离。
    两个人训练很多遍了,最开始其实他也对于劳逸能不能顶替杨耀竹的位置,表示担心。
    可两个人一起训练了一段一二棒后,湖凯的态度几乎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因为劳逸不管是训练的专注度还是刻苦度,亦或是虚心程度和领悟程度,都是他见过的种花家短跑运动员,极其罕见的优秀。
    不愧是……小添亲自找过来的苗子。
    能够入后者眼界的人,怎么可能是凡人?
    然后就有了现在,湖凯逢人必夸劳逸的场面。
    两个人的信任度,已经牢固建立。
    这是袁郭强交接理念,不可或缺的一环。
    “湖凯渐渐加速了,速度很快……”其实解说的时候杨剑也有点担心,因为这么快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后面一旦乏力跟不上,就容易冲出去有效交接区,变成了“零成绩”。
    杨耀竹毕竟是200米大佬,这么干大家有信心,可是劳逸呢?
    看得少,名气也不大,所以杨剑也没有多少底,直到看到劳逸强势冲上去,把手中的接力棒,一把送入湖凯的手掌掌心,他才放心了心中的担忧,立刻大声道:“交接顺利!劳逸完成的很漂亮!湖凯启动很快,第二棒湖凯没有损失多少速度!”
    第二棒一开始,就出现了不少变化。
    主要是第一集团,就在肉眼可见中,迅速形成。
    尼日利亚和德意志在后面,前面六个队伍以米国队为领先、巴西队第二,种花家第三,往后排。让人出乎预料的是,曰本队,比想象中要强,虽然看起来他们也没有一个破十的单点,但是交接的一瞬间,他们的速度好像……顿时涨了一大截。
    这其实不是速度真的增加了,只是相对于其余人,他们的交接更加流畅和短促,所以交接过程中的速度损失比较小,对比之下,就显得好像反而是交接的瞬间,还加速了一样。
    曰本队迅速压过了尼日利亚和德意志,冲到了第六位。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