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港城虽好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他认为长辈的关心其实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问候。

    如何回答,或者说回答什么,他们或许都不甚在意,只是想通过问询来确定他们过得好不好。

    李学武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把自己和顾宁的生活用玩笑的形式讲的温馨又浪漫。

    顾宁听了他的话既无奈又好笑,她都没注意自己的生活有这么温馨和浪漫。

    当然了,温馨是有的,浪漫从何而来。

    李学武的解释是,能相濡以沫,陪着对方慢慢变老就是这辈子最大的浪漫。

    顾宁只想说她就服了李学武的这张嘴了,没有都能说出花来。

    可偏偏付采凝和母亲就喜欢他的花言巧语,胡说八道。

    “小宁就是太含蓄了。”

    付采凝品着红酒,看着顾宁和李学武这对金童玉女讲道:“也应该适当地活跃一下自己,换一换生活的节奏和心情。”

    “她最接受不了的就是环境变化,连去钢城看我都是勉强。”

    李学武没在意顾宁的点头应许,替她说出了心里话。

    顾宁又觉得他多事多嘴,自己都已经含糊过去了,他又给自己拉下水。

    “这家里的摆件,一草一木,都是她决定和设计的。”

    李学武伸手按住了顾宁怼过来的拳头,笑着讲道:“如果不去当医生,我觉得她还能去做设计师。”

    “总能发现生活的美。”

    付采凝看向丁凤霞问道:“您也喜欢养花吧?”

    “以前还行,可我是急脾气。”丁凤霞笑着解释道:“小宁没出阁前同她嫂子喜欢弄花草,我是不伸手的,嫌麻烦。”

    “没想到您还是这样的性格。”付采凝意外地讲道:“我以为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心都细呢。”

    “学武是这样的,总能面面俱到。”丁凤霞夸奖自己的姑爷没有一点压力,看着小两口讲道:“小宁现在的生活我很满意,也没后悔当初将她交给学武照顾。”

    “现在儿女都有了,两个人又都事业有成,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付采凝笑着看向李学武问道:“李姝今年上幼儿园了?”

    “去年就上了,在她妈妈单位的幼儿园,离家里很近。”

    李学武介绍道:“李姝倒是懂事,也省心,自己张罗着要去。”

    “有点小,如果可以,还是在家里多养两年。”

    付采凝微微叹气道:“我也是瞎操心,不凡也快要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雅婷照顾不过来的。”

    “如果是厂里的幼儿园,我知道的还可以,老师很负责。”

    李学武介绍道:“从前年开始,我们集团便在教育上加大了投资力度,兴建了全新的办公楼。

    “不仅将教育体系从原本的市属体系中剥离出来,还建立和完善了思想教育等制度。”

    “我听雅婷说了,真的很好。”付采凝认真地讲道:“如果没有了尊师重道,我真不敢想象孩子们能在学校里学到什么知识。”

    这话她只敢在这说,也只敢当着他们说,出去了就不会认了。

    李学武能感受到她的感情和热忱,是对当前年轻人学习的担忧。

    同样的,也是对祖国的未来,对人才凋零和断档的忧虑。

    为什么她要赞许红星钢铁集团在教育体系上的作为,这是一种形势和政策下的主动争取,是对下一代充分负责的态度。

    至少从现在看,红星厂未来几十年内不会缺少发展所需的人才了,更不会让厂职工的子女失去生存的本领和能力。

    能从联合学校毕业,除了红星钢铁集团的选择,还有诸多联合工业企业抢着要人。

    社会招录工作基本上已经停滞了,连厂职工子女都安排不过来,还有哪些企业会在社会上招录工人。

    但对于技术工人的招录指标并没有做调整,甚至要增加。

    “听说你出力颇多?”

    付采凝看着他认真地点点头,说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相信这份付出和努力不会背弃于你。”

    “我倒是没想这么多。”

    李学武端起红酒杯示意了两人,微微摇头解释道:“只是当时集团正面临技术和人事变革,很大一批工人要重新配岗,为了减少工人的担忧和子女教育的焦虑,这才有了建设联合学校的想法。”

    “也是没想到,联合学校发展的越来越好,项目也越做越大。

    他是这么解释,可付采凝和丁凤霞都没怎么相信。

    你想吧,李学武参与主持了这个项目,他会允许项目边做边谋划吗?

    现在的结果就是当初李学武设定的目标,只是执行力度的差距。

    “你有没有想过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付采凝问出了心里话,看着他讲道:“我认为你留在内地难有发展空间,即便你现在已经是红星钢铁集团领导了。”

    “如果你能来港城,我愿意推荐你到华润集团工作。”

    她很认真地强调道:“可能比不了你现在的级别,但待遇和机遇一定能让你尽情地施展才华。”

    丁凤霞和顾宁都没想到,付采凝会提出这个问题。

    她们是没想到付采凝会如此欣赏和认可李学武,并且给了一个去港城发展的机会。

    以前大家当然不会认为港城能比内地好多少。但是随着大学习活动的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奔赴港城生活,也让这种差距和对比愈加的明显了起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