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我想,李主任是要在科学研究院掀起一股清正之风啊。”
李学武喝了一口温茶,道:“如果研究院组织建设工作做的好,那下一步就是要从研究院提拔组织干部了。”
“搞技术和学术的更纯粹一些?”
杨宗芳为什么能做李学武的常务副,就因为他能跟得上李学武的思维节奏,能完全理解他讲话的意思。
“如果单纯地以工作思维模式来考虑,我觉得这也是个办法。”
李学武笑了笑,抬手轻轻拍了一下膝盖讲道:“这算刻板印象了吧?”
“什么?书呆子吗?”
杨宗芳问了这么一句,随后自己也笑了起来,李学武说的都对呗。
栗海洋也跟着笑,他不说话不是插不上话,而是怕自己说错了话。
他还年轻,现在来冶金厂做副职,还是以学习和经历为主。
当初李主任问他要去哪锻炼,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钢城冶金厂。
他这个时候下来是对的,有李主任的支持,他能借东风,跨龙门,走的更远。
来冶金厂还能跟秘书长多学习学习,这种近距离的同事关系,可是成长最快的办法。
他仔细听着两人的对话,分析着他们讲话的习惯和风格。
栗海洋的父亲是原财务科的副职,后来调去了三产单位,现在劳服公司。
调来调去,怎么调都还是原来的职级,好像逃不出这个圈了似的。
为什么?
栗海洋的父亲自己知道,栗海洋也知道,尤其是他现在的职级比他父亲都高,更能理解中年干部魔咒的意义。
能坐在这间办公室里谈笑风生的,都是早早地躲开了魔咒的人。
要不就是有人拉一把,要不就是有人推一把,最后就是自己的努力了。
栗海洋是有人拉,有人推,自己还努力,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从办公室里出来,三人是准备一起下班的,中途杨宗芳又被张兢叫走了。
“现在的称呼你还习惯吗?”
李学武笑着看了一眼走在自己身边,稍稍慢了自己半步的栗海洋。
这位年轻人最大的能力和优点是什么?他有什么能耐值得老李用他五年。
答案是懂得分寸。
或许从小受他父亲的影响,对工作有“先见之明”,很少踩坑,更有运气跟着李怀德一飞冲天。
你看看现在还有人想着杨元松和杨凤山的秘书是谁吗?
曾经的大秘和二秘,都成了小秘。
这就是运气,栗海洋不缺运气,他这些年顺极了,可从来不敢说自己顺。
“您是说组织架构改制?”
栗海洋看了看李学武的侧脸,点头回答道:“还行吧,没什么差别。”
“无非就是叫总经理、经理、副经理。”他微微摇头讲道:“其实我以前还挺羡慕这种称呼的。’
“嗯?羡慕什么?”李学武好笑地看了他一眼,问道:“称呼还有好听和不好听?”
“其实是感官上的意义。”
栗海洋笑了笑,解释道:“毕竟公司很少嘛,叫总经理的也很少,物以稀为贵,我就觉得这称呼很稀奇。”
这个年代有没有总经理和经理的称呼?
当然有,不然怎么翻译啊。
从建国后便一直有公司制企业,称呼上都延顺了过去的形式。
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等。
当然了,就是没有董事长,也没有总裁了,这称呼听起来就够资本的。
国内的公司最高管理者就叫总经理,组织内职务则就多了,你都分不清这个主任和那个主任哪个更大。
“我还以为你要说这是进步的体现,是现代化和先进的表征呢。”
李学武玩笑着边走边说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更希望红星厂从形神两端共同向集团型企业演变。”
“您的意思是??”
栗海洋微微愣了一下,问道:“这三年集团的进步和变化,只在形式上有了集团型企业的样子?”
“你知道集团型企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吗?像一七厂那样的?”
李学武回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讲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可以研究研究这个课题,回头咱们讨论一下。”
“好,秘书长。”栗海洋答应的倒是很痛快,笑着送了他到车门前说道:“回家我就找资料学习,尽快给您答案。”
“年轻就是奋斗和学习的理由。”
李学武抬手拍了拍他的胳膊,由着于?给开了车门上了汽车。
栗海洋站在原地,看着李学武的汽车离开后,这才上了自己的车。
集团型公司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太简单也太玄奥了,难道在秘书长的眼里,对于他来说已经是骄傲和自豪的红星钢铁集团还不算正经的现代化、具有绝对核心竞争力的集团型企业?
那在秘书长的心里,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才算是真正的集团型企业?
“你真要去京城生活啊?”
麦庆兰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周亚梅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