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六章 满足与欢喜  妖怪茶话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妖怪茶话会》,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