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5章 缩影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重庆,朝天门码头。
    一身布衣的蒲择之回过头,见易士英领着王益心过来,叹息一声。
    “上了船再谈吧。”
    ……
    小船在江边晃着。
    “蒲帅,末将到重庆的一路上见江上万舟齐发,见是吕文德旗号,末将特地绕过他来见你……”
    王益心不知该如何说,话到这里,已是哽咽道:“打了大胜仗啊!大宋多少年没见旳大胜仗!怎还是这样了?”
    蒲择之拍了拍膝盖,笑道:“打胜了就好,你看,你们打了胜仗,这些父老乡亲免遭战火牵连,好啊,多好啊。”
    “蒲帅……”
    “老夫解官了,莫再这般。”
    易士英拍了拍王益心的肩,道:“是,不必如此,战报尚未传回临安。等到时,朝廷知道了蒲帅的功劳……”
    蒲择之摆了摆手。
    他心里如明镜一般。
    将士们能杀敌寇,能改变川蜀遭蒙古大军攻伐的局势。但……改变不了大宋的官场。
    立国三百余年日积月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不是一场大胜能改变的。
    他蒲择之,以蜀人出身担任蜀帅,上任之初,就注定不能长久。
    亲族蒲元圭携家带口献大良城一事,更是让朝廷深深忌惮。
    斩蒙古主的大功不是他蒲择之在任时立下的还好,若吕文德不来抢功,那才真是他蒲择之的杀身之祸。
    蜀地大家族,随时能全家投降是其一,还立下大功、尽得蜀人之心?
    至于吕文德这种真尾大不掉的,朝廷反而没办法,倒成了唯一的倚仗。
    好在吕文德贪财善妒,臭名远扬,士大夫与百姓骂声一片,能让朝廷放心。
    这些,蒲择之明白,也理解朝廷的难处。
    “老了,老了,看你们胜了,已别无所求了,再到行在叩谢了君恩,也该告老归乡了。”
    王益心不由大哭。
    余玠死后这些年,他在泸州军的日子不好过。
    先是随张实在余晦麾下总打败仗,被杀得丢盔卸甲;随张实在马湖江大败,被俘;好在被史俊救回来,今年又被纽璘杀得溃不成军;
    终于是打了一场旷古烁今的大胜仗,蒲择之又要去官了。
    “蒲帅,李将军命我来找你领军令……要我领弟兄们溯江而上……你这一走,李将军怎么办啊?我办不成这差事……误了大事……”
    “大好男儿,哭甚?”
    “我高高兴兴地来……办不成差事。”
    “你是个将军,莫哭了。”
    蒲择之拍着王益心,道:“朝廷的旨意既到了,非瑜该是升了官……时辅,你领着潼川府路的兵马回去。告诉非瑜,不要急着收复汉中,先与新任的蜀帅打好交道。”
    易士英点点头,道:“吕文德……”
    “莫看他名声不好,论行军打仗,我远不如他。”
    ~~
    蒲择之看人颇准。
    吕文德人品虽不好,打起仗来却十分有一手。
    之后几日,竟是真让他追上了蒙古宗王莫哥,大胜了一场,斩蒙古千余人。
    ……
    莫哥退到了青居城。
    不是莫哥不想早日退兵,但伤兵、溃兵太多。
    当夜大败之后,许多蒙古骑兵四散而逃。他若不在青居城立足,设法收拢,这些不熟地势的骑兵根本不知如何回归军中。
    且莫哥自己伤势也重,受不了长途跋涉的颠簸,必须有地方稍作休整。
    同时,他派兵扼住从青居城往利州的道路,准备之后走金牛道。
    莫哥与汪忠臣、杨大渊等各部汇合,兵力已有五万余人。
    换作蒙哥、忽必烈,有五万大军,还是能把整个大宋打下来。
    但莫哥不同,他已完全改变了蒙哥在时那种霸道的打法,龟缩防守,只为养好伤撤军。
    见此情形,李瑕、王坚很快便放弃了追击。
    他们一个擅长偷袭、一个擅长守城,手中兵力又不足,根本拿莫哥没办法。
    吕文德不同,所率三万吕家军是大宋如今最精锐的战力。
    宋军昼夜急行军三日,由钓鱼城水路陆路并进。
    蒙军哨马探到宋军攻来,莫哥命杨大渊领兵迎敌。
    杨大渊大造浮桥,封锁十余里涪江江面,使吕文德水师不能行。
    吕文德遂摆开步卒,与杨大渊决战于野。
    莫哥又遣汪忠臣带骑兵支援杨大渊。
    随吕文德入蜀支援的京湖大将刘整、向士璧以奇兵杀上,焚毁蒙军浮桥,宋军水师赶到战场。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