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7章 华蓥山  终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次日,战场清点完毕。
    史枢部伤亡、被俘两千余人,数十船只尽数被扣下,水师千余人投降。
    宋军伤亡亦不小,因蒙军水师能在船上抛射大量旳炮石、箭矢,对岸上的宋军造成杀伤。
    一战之后,两军便开始对垒。
    宋军“吕文德”部驻扎于缙云山脉,大起炮石,扼住蒙军下重庆的道路。
    蒙军史天泽部驻扎于嘉陵江上游的云雾山脉,堵住宋军对钓鱼城的支援。
    史天泽显然因为史枢之死大为愤怒,同时又还保持着理智。
    在被伏击之后,他变得更加谨慎,不再让宋军有偷袭的机会,接连挫败了宋军想要溯流支援钓鱼城的试探性攻势。
    易士英、李瑕渐渐明白,他们绝对不是史天泽的对手。
    论兵力,史天泽一万七千余人,他们不到一万人。
    地势上,史天泽据嘉陵江上游,他们据于高山,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更重要的是,史天泽驻地离蒙军大营并不远,随时可得支援;他们这边,碚州并无力兵,重庆亦捉襟见肘, 很难形成支援。
    哪怕只说个人能力,史天泽打了一辈子仗, 历经灭金之战、攻宋之战, 乃当世名将。
    《一剑独尊》
    易士英文官出身, 从戎十余年,只有剿小股僰人、防御小城池的经验。
    至于李瑕……从来只打投机取巧之战。目前为止, 擅长的只有两种打法。
    一是,依靠史俊、蒲择之、易士英在正面战场牵制住蒙军,他以小股兵力破蒙军偏师, 创造出战机、战果。
    二是,利用地形,步卒快速穿插,引蒙军进入狭窄的山谷地形,形成伏击、包围。
    总之, 他只在有利情势下打。
    与史天泽正面交战, 李瑕自问没这个本事, 差得还太远。
    单挑倒是敢试一试。
    ……
    对垒数日之后, 宋军已不再敢出兵试探能否突围史天泽防线。
    “眼下这局势,进取已不可能。”易士英站在山顶上, 向北眺望着,又道:“要守住缙云山防线已是大不易。”
    李瑕道:“论地势,缙云山远不如钓鱼城。钓鱼城若失,缙云山便毫无防守价值。”
    他们驻军在这里,是为了支援钓鱼城, 却难以突围而出。
    若仔细想想,还不如退回重庆保存实力,以免钓鱼城失守后,他们孤军被围。
    但易士英、李瑕都没这提这个主张。
    “牵制住史天泽也好。”易士英道, “虽说, 这一两万人对蒙军而言是九牛一毛。”
    今日, 李瑕似乎已考虑好某些计划, 开口道:“请易将军在此继续牵制史天泽。再分千余精兵给我,如何?”
    易士英转过头, 问道:“你有何主张?”
    “正面对垒我们远非史天泽之敌手,那就用我最擅长的打法试试吧……”
    ~~
    若看地图,能看到四川与重庆交界处是一道道褶皱般的山脉。把川中平谷,与川东、重庆的山岭分隔开来。
    只有嘉陵江切断了这些褶皱般的山脉,汇入长江,形成了从川东进取最便捷、平坦的道路。
    这便是重庆府能成为重镇的原因之一。
    除了嘉陵江水道,要进入重庆,必须翻山越岭。
    嘉陵江西岸有云雾山脉、缙云山脉。而在东岸,第一道横隔在蒙军面前的是“华蓥山脉”。
    当然,若蒙军肯翻过华蓥山脉,也可绕过重庆,取万州,顺长江而下。
    但蒙哥大汗不会如此。
    他要一路踏破宋军的坚城高垒,扫平一切挡在他面前的敌人。
    摧枯拉朽,不必绕道。
    虽不打算翻过华蓥山,蒙哥兵围钓鱼城之后,还是派兵扫平了华蓥山西麓的宋军寨垒,即渠州礼义山城。
    为蒙哥攻破礼义山城的蒙军将领叫“李庭玉”。
    李庭玉是陇西人,自诩为李克用之后。
    他父亲名叫李节,在汪德臣之父汪世显麾下为将,后随汪世显降蒙。
    因此,李庭玉如今成了汪德臣的总帅府知事,领银符,任蒙古都总领。
    他和汪德臣都是得到了蒙哥赐的蒙古名字,汪德臣叫“田哥”,李庭玉则叫“忽兰吉”。
    李庭玉也好、李忽兰吉也罢,虽有蒙古名字,为人却十分文雅。
    礼义山城被攻破时,宋朝渠州知州张资自刎殉国,李庭玉收拢了张资的遗体礼葬。
    另外,他并未下令焚烧山城,而是驻军于城中,安抚投降的军民……
    九月十五日。
    李庭玉得到哨马回报,称是有一支千余人的蒙古汉军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