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6章 受迫害妄想症!(一月最后一天,求月票订阅!)  从八百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但在这个时空,历史拐了个小弯,108师团因为上次神头岭之战已经被683旅和四行团打寒了心,一听说683旅不见踪影,四行团至今仍藏匿不出,就立刻迈开小短腿爆出人类潜能极限,一天半时间就逃出去80公里。

    这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但特良的竟然错打错着,导致其逃出生天。

    听说108师团已经渡过浊漳河,行军途中的程旅长骂了好半天良,但也只能无奈的下令停止行军。

    他知道,浊漳河是唯一能挡住日军大军的道路,一旦日军渡过那条河,再无其他合适位置可以挡住日军拼死冲锋。

    毕竟,那是2万全副武装的日军,不是两万头猪,真想围死他们,最少也得六万人,而不是现在的3万余。

    其实,包括八十集团军那位老总在内,打算的都是围魏救赵,围上最虚弱的108师团,迫使日军在其他战线上抽调兵力援助,那样就可以用预备队沿途布防,从而减轻第二道防线的压力。

    晋东南战役打到第五日的时候,南北两线的各部就已经纷纷向指挥部求援。

    八十集团军老总知道,这次,可真不是他们畏战避战,为了晋东南之战,那位严长官可是给各派系参战之军下了决死令:军长敢言退者,枪毙军长;师长言退者,杀师长;旅长言退者,斩旅长!

    一毙,一杀,一斩,三道必杀令下来,哪怕最终不一定是变成真的,但没有人敢去触这个眉头。

    第二战区和日军打了这半年的仗,一直在退,从还算繁花的原城,一直退到了巍峨却贫瘠的太行山、中条山,两条晋省内最大的山脉成了陕省最后的屏障,也成了第二战区数十万官兵最后的遮羞布。

    真的要连这块遮羞布都被日本人给扯掉了,那屁股蛋子都露给全国人民的山西老汉心一横,指不定啥事儿都干得出来。更何况,这位老汉找替罪羊的手段可高明着,拿中将师长的脑袋出来垫背的事儿他又不是没干过。

    那的确是仗打得太苦了。

    不说和第二混成旅团鏖战的川军104师以及还未恢复元气的西北军第17师,也不说和第16师团苦战的第八十集团军主力,单说和109师团这个二线师团作战的晋绥军和中央军三个师。

    将近4万人在长达18公里共计56个高地组成的庞大防线,和109师团投入的4个步兵联队,一个战车大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及部分工兵、辎重兵共2.2万人作战。

    双方兵力对比差不多为2比1,拥有地形之利不谈,晋绥军两个步兵师可是装备了36门晋造75山炮和60门82迫击炮,重机枪更是高达160余挺,中央军那个步兵师也不赖,75山炮12门,迫击炮28门,重机枪70挺。

    这么算下来,光是75山炮就高达48门,一点也不比日军弱。

    可109师团接受了上次涉城救援遇阻的教训,不顾路途艰险,也带上了战车大队,路不够宽的,就以工兵爆破铺路,硬生生的让10辆89坦克抵达前线。

    加上30辆94式轻型坦克,日军在攻击线上布下了令中国军队绝望的钢铁大军。

    山炮和迫击炮发射的都是开花弹,主要以杀伤步兵为主,对日军坦克损害太小,而山地作战,晋绥军和中央军都抛弃了沉重的37毫米战防炮。

    于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日军用89式坦克做活动炮台,以短管坦克炮将位于防线上的重火力点进行点名式清除。

    失去重机枪的火力压制,日军用步兵进行反复冲锋,并用炮兵集火进行炮火覆盖,加之制空权完全失去,天上的日军轰炸机编队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发现的炮兵阵地进行俯冲轰炸,导致许多炮兵阵地都来不及将一个基数的炮弹打光就被摧毁。

    48门75山炮在战斗进行到第3天,就被摧毁近一半,根本没展现出炮群该有的实力。

    前三天,三个步兵师战损就超过了4000,直到撑到了第五日,109师团依然疯了一般进攻,战损已经接近一万。

    百分之二十五的战损,换做平时,估计早已经崩盘了,但在决死令的威慑下,没有一个步兵师敢退半步,还在咬着牙硬撑。

    可求援,已经是避免不了的事儿。

    但做为晋东南战区中方总指挥,八十集团军那位老总却也是无能为力,他麾下八十集团军已是尽遣主力才堪堪抵挡住第16师团的进攻,拥兵2.8万的第3军已经是整个晋东南最后的预备队。

    如果此时就将其投入战斗,那说明晋东南的决战就会提前开战,这不符合此前战区参谋部定好的作战计划。

    此次日寇大举进攻,从其兵分十路的行军作战方式,其心思已是昭然若揭,若能大规模歼灭中方军队那是最好,若不能,就以摧毁太行山区内人、财、物等方式来摧毁太行山的作战潜力。

    也就是说,此次日军要的,不一定是现在,但绝对是未来。

    衫衫元,是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可日军同样有他们的短板,因为山区作战的特殊,他们也不怎么强的后勤支援更是捉襟见肘。

    所以,所有参战日军此次以自己携带为主,大量的辎重部队跟随步兵主力行动,但这并不是无穷无尽的。

    通过计算,日军此次晋东南作战,能保持足够物资补充的情况下,最长的持续时间为半个月,最短为十日。

    也就是说,若要决战,当以战役开启八日后为佳。

    但现在才过5日,就要把手头上最后一支力量投入战场,那日军或许也会有相机反应。

    比如已经抵达了榆社、武乡等地的108师团,这两万日军若是调转枪口向任一方向进军,整个晋东南用什么部队来抵挡他们?

    “若实在无法力敌,指挥部授权你等相机撤离,但以防线后方二十公里为限,层层设防,层层堵截,尽全力拖住敌寇,为整个晋东南最后决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是最后一滴血!”思忖再三后,时任晋东南总指挥的老总给三个步兵师下了这样一道军令。

    虽不是死战军令,但在那三位已是满脸苦涩的中将师长看来,和死战军令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给了他们一些灵活机动的空间,20公里的纵深,就是他们的极限。

    好歹,给了他们一口喘息之机,他们无需寸土必争,只需要再拖三至四日即可。

    但相对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