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3章 朴实老孔!  从八百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瞬间难看,就是久经战阵的老孔同志,额头上的汗都‘唰’一下下来了。

    以他步兵营的火力,对付日军一个步兵中队还行,但想要对付三个,那真是太难为他了。

    他当然可以选择不战,可那会是个什么后果?

    后果是,这批日军将会从预设战场侧翼后方通过,一旦开战,侧翼将毫无威胁,指挥部希望的三面合围日军的战术将彻底落空不说,正面战场上的日军将可以毫无顾忌的将火炮架到侧翼制高点上对正面战场上的团主力狂轰乱炸。

    那或许已经不是指挥部想聚集兵力歼灭日寇的战术落空的问题,而是战损不知会增加多少的结局。

    一想到这个,老孔同志那张敦厚而朴实的脸上汗珠更多了。

    未来闻名晋西北的铁三角,如果说老李是最炽热的火,不惜燃烧自己,只为灭敌!

    那老孔就是那座山,看着黑黝黝的毫不起眼,却最有担当,哪怕是面对可将自己拍成粉身碎骨的惊涛骇浪,也一力但之!

    不过是一战而已!

    “立即通知全营,准备战斗!”老孔同志终究还是做出决定,无比果断的下令。

    769团一营原本首尾相连的三个步兵连外加一个机枪连,迅速做出反应,在侦察班长的带领下快速向前,前方一百多米,有一处区域,可以展开一定兵力,打一场阻击战!

    至于说伏击,有近50人的日军尖兵存在,如此短的时间,已是不可能了。

    769团一营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可对于132步兵联队第五步兵大队大队长小村宏来说,这绝不是愉快的一天。

    大早晨的,‘黎城告急,全员戒备!’的军令将他从温暖的被窝拽出来不说,他一个堂堂帝国陆军少左,还要在如此崎区难行的山路上跋涉四十里!

    而这一切,都是帝国步兵中蠢货太多了的结果。崎良中玉拥有一千多兵力,守城守得叫苦连天,奉命增援的1500人,还被一帮‘土八’围攻,导致师团长阁下不得不派出手下最后精华。

    这真的是,愚蠢他妈给愚蠢开门,愚蠢到家了。

    而为何他这个陆军少左会出现在大山中的小路上,还是得益于担任这支2000人大军最高指挥官的108步兵联队联队长后藤甲子南的奇思妙想。

    为防止大军再遭遇前一支增援部队被中国人伏击状况,这位日本陆军大左玩了一出‘兵分两路’的把戏!

    主力还是沿着公路前进,由5个步兵中队、重机枪中队和战车中队、炮兵中队、骑兵中队、工兵等组成;而另一支偏师,则以三个步兵中队,一个重机枪小队,在距离主力不太远的区域伴随前行。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至少保证了自己主力一边侧翼的安全。

    缺点同样明显,这会使得整支大军的行军速度被拖延,救援神头岭友军的时间会被无限延长。

    可有了神头岭被伏击的前车之鉴,还八嘎的疯狂赶路,那不是大傻叉的行为嘛!别说后藤大左不会这么做,就连心急自己麾下的下熊元也不会同意。

    他是要这些麾下去救场的,不是千里送人头的。

    更何况,帝国步兵也不是泥塑的,中国人想吃下他们也绝不是那般容易的事,半年前第五师团的一个辎重大队虽然被中国人吃了个干净,但围攻他们的是一个步兵师,近乎六比一的兵力对比下,一帮二线辎重兵们不也坚持了整整一个白天嘛!

    正如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战斗力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一样,日本人对自己对手的能力值同样有很自负的了解。

    只可惜,这个时代,闯入了一只意外的小蝴蝶,连锁反应下,一切都发生了小小的改变。

    八十集团军的战斗力,原本就不差,他们差的,不过是装备和火力!

    原本就大胆到令人目眩的出其不意依旧精彩,更要命的是多了数千枚手榴弹,将原本需要战斗一个多小时的神头岭之战缩短至20分钟!

    而黎城,更不过是个鸵鸟蛋,看着壳挺硬,那只是没搬起石头砸,四行团就是那个意外出现的大石头,狠狠一击,他们就碎成了渣!

    一营所选择阻击阵地位置,一面是近乎九十度的岩石山,另一面却是坡度还算缓和的小山包,那条仅供人马通行的山路就在小山包的下方!

    若是小村宏率领的三个步兵中队就这么大摇大摆的从小路上走过来,必然是会被已经进入小山包潜伏的769团一营一通火力输出。

    但显然,在日军那个步兵小分队尖兵踏上小山包开始侦察,那种美好的愿望注定不可能实现!

    “给老子先干掉他们!”埋伏于草丛中的老孔同志等着日军尖兵接近120米,率先用自己的驳壳枪甩出一梭子子弹。

    那不仅是80集团军连长级以上军官的标配,更是老孔同志自八年前成为营长以来就挂在腰间的老伙计!

    就这么一抖手腕,平着甩射出去的一梭子六七发子弹的弹道平直的让人都怀疑这是一把假的德制20响毛瑟速射型手枪!

    事实上,驳壳枪刚研制成功时,半自动手枪刚刚起步,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军队使用半自动手枪作为制式武器,而毛瑟深知,若要成功,必须要得到一个主要强权的军队合约,因此他将盒子炮命名为毛瑟军用手枪1896年式,希望能取得一个军方合约。

    但事与愿违,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盒子炮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盒子炮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

    没人能否认这款速射型手枪的优秀,其百万产量,彷制数量更是其正规产量的几倍已经为其正名,但造价过高,枪口容易上跳导致弹道不稳依然是它最大的缺点!

    智慧的中国军人完美的解决了这个缺点,利用翻转手腕平射,再辅助一定技巧,枪口上跳的动能反倒成为扫出一片弹幕的动力!

    未来将会担任769团团长的老孔同志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这一梭子子弹,竟然扫倒了三名日寇!

    “砰砰砰!”炽烈的枪声瞬间响彻山野。

    那可是超过200杆步枪在勐烈开火!

    120米的距离,对于历经过两万里大转移的精兵们来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