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八章 你很刑呀!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行!那就麻烦宁哥你啦!要是挣了钱,肯定是要报答一下的。先不聊,我去捉牛蛙,一会你跟果儿到我家来。”

    说完,他急匆匆朝一个方向走去。

    远处的牛蛙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居然还有闲工夫在卖力炫耀嗓子。

    江宁只能替它们默哀一秒钟,以示敬意。

    回到家,就看到果儿在摆烂。这丫头,现在宁愿带江宁的儿子花生玩,都不想写作业。

    江宁想告诉她,以后日子还长着呢!慢慢享受吧!

    “快写,写完了,带你出去吃饭。”江宁跟那小丫头说道。

    听到吃饭,果儿终于打起精神来,一脸苦大仇深地应付桌子上的作业本。

    至于桃子,从来没有让江宁操过心,太懂事了,懂事得让人有点心疼。也正是懂事,全家人都喜欢她,有时候甚至让果儿产生错觉,自己才是捡来的那个。

    江宁凑过去看了眼。

    好家伙!这字写得,可以直接进书协了。

    其实,现在的书协还好,没有像后世那样乌烟瘴气,丑书大行其道。现在可不流行丑书,要真跟后世那些“丑书大师”一样,估计还会被轰出去。

    后世的书协内部不断发生矛盾,各个部门之间因为金钱而发生争执,曾经古色古香的书法宝地,变成了名利双收的组织。

    很多不该被成为大师的人进入中书协,将中书协内部的氛围搅得一团糟。

    包括沃先生、曾先生等人,他们先后发明了丑书、射书等新的写作形势,但是在外人看来,这完全是一场表演。

    有人可能会说,丑书也不是近代才有的,古代就有了。比如古代的狂草,不也是看不懂的鬼画符吗?

    不说狂草,像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在当时估计也算是丑书吧?可到了后世,不也成为艺术了吗?

    但那能一样吗?

    郑板桥风韵特异“六分半书”影响深远,基本上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几种书体揉为一种,到底是几分隶书、几分篆书、几分行书,不分的很清楚用法。

    他的字里面很多画笔是按照小篆的画笔写的,有篆有隶,得利于篆书融入行楷书中间,所以他把自己称为古隶书。

    说郑板桥书法“丑”的人,估计是不会绘画的,中国画讲究“书画同源”,郑板桥以画法入书,以书法入画,书法和画法浑然一体,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人家的字虽然“怪”,但看着顺眼,舒心。

    而后世那些所谓“大师”的作品,看着一团糟,让人闹心。

    这就是区别。

    “一笔一划写,你还不懂连笔。”江宁必须把这丫头的字体纠正过来。

    有些事情,必须要从小就端正,不然习惯了,以后很难改。

    果儿皱眉,纠结了半天,终于将写好的那几行字擦掉,心里估计在滴血,好不容易写出来的。

    外婆笑了笑,没有插手这种事。

    她问外孙:“又不在家吃?”

    这小子,都开始吃百家饭了,经常带果儿去别人吃家,让他们两老很无奈。

    “大山去捉牛蛙,叫我晚点过去吃。”

    想想那干锅牛蛙的味道,江宁就有点期待了。

    生活在双河村的牛蛙,味道也特别好,个头大,凶勐,不好捉。

    外婆无语,暗道:牛蛙有什么好吃的?

    家里有猪肉、牛肉、羊肉等。以前,想吃这些都吃不到,田里的蛙类,都是饿得没办法,才去捉来打牙祭的。

    要是知道外婆的想法,江宁估计得说:以前没有多余的油,水煮青蛙,自然味道不会很好。

    这是事实,牛蛙之类,就是要用重油、重料去弄才好吃。

    “喜欢吃的话,改天让光荣去捉点,或者让你舅妈去买点回来。”见外孙喜欢吃,老太太说道。

    现在三个儿子都很忙,几乎都不挨家了。

    以前,老二还经常在家里熘达。但自从做了罐头厂的厂长,就清晨和天黑了才能在家里看到他。

    “外婆,不用这么麻烦,那种东西,时不时吃一顿还行。”

    ……

    过了一个多小时,果儿终于把语文作业给做完,江宁踩着点,带她去了大山家。

    他的到来,大山家的家人都很开心。

    “怎么没把花生也带过来?”大山的老婆说道。

    花生是江宁的长子,在村里很受欢迎。小家伙不怕生,看到谁都要抱,本身也长得白白净净,很可爱。

    “他奶奶带着,我可不敢带出来吃饭。”

    现在花生基本上就是江宁的老妈在带,也不去市里了,留老江一个人在市里独守空房。

    等再长大一些,江宁和唐秋再接手孩子的教育。

    大山已经做好了干锅牛蛙,他也不是第一次做,厨艺有了很大的长进。

    “小宁,我听大山说,你让他养田鸡?”大山的父亲问道。

    他给江宁倒了一杯茶。

    江宁也经常来,所以没有客套,坐下来就跟这位叔聊起来。

    “嗯!是的!田鸡以后受法律保护,野外的不能捉了。但吃田鸡的人还很多,一些饮食习惯是很难改的,市场有需求。

    野外的不能捉,那就只能搞养殖。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