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6章 调动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丞相多活了几年,他也跟着沾光,跟着多活了几年,不亏。
    但吴懿可不一样。
    他可是蒋琬去了汉中之后留守锦城的人选。
    同时也是天子将来迁都后,领益州诸事的益州刺史。
    没曾想,这天子还没迁都呢,吴懿就要去见先帝和丞相了。
    “李医工和樊医工也没有办法么?”
    张星忆摇头:
    “说是早年血气亏得太多,挺不住了。”
    冯君侯不说话了。
    若是那两个人没有办法,那就是真没有办法了。
    好一会过后,冯君侯这才有些闷闷地问道:
    “那陛下打算让谁接替吴将军?”
    “吴元雄。”
    吴班?
    冯君侯点了点头,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人选。
    虽说天子迁都已成定局,但锦城终究算是季汉的龙兴之地,将来至少也得有个陪都的地位。
    再说了,现在皇太后还在锦城,换了别人留守,还不一定让人放心。
    “吴将军在关中一战中,也算是立了不小的功劳,让他留守锦城,倒也算是有资格。”
    张星忆叹了一口气:
    “终是比不过他的族兄,而且现在正是大汉用人之际,吴将军这一去,让军中又少了一员老将。”
    冯君侯也知道这一点,学院的学生,只能是解决大汉中低层的官吏将校。
    像这种既有声望,又有经验,同时还能信得过的领军将领,可不是那么容易培养出来的。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外如是。
    对这种情况,冯君侯只能是提建议道:
    “若是担心,可再让一人出任刺史长史佐之。”
    张星忆点头:
    “陛下正有此意,欲让江州太守向宠出任益州刺史长史。”
    “那派何人去江州?”
    江州向东是永安,向南是南中,是蜀中战略要地,起着支撑永安,牵制南中的作用。
    张星忆看了冯君侯一眼,又马上把目光移开:“张太守。”
    冯君侯一愣:“哪个张太守?”
    “张伯岐。”
    “张嶷?”
    “对。”
    冯君侯一脸古怪地看着张小四:“张太守就张太守,你心虚个什么?”
    “我没有!”
    冯君侯“呵”地一声笑,躺回了椅子里,说道:
    “没有就没有吧,张嶷调走我没有意见,但柳隐得给我留下。”
    “潼关那边修好了,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呢,我打算把他放到那里去。”
    以冯君侯现在的地位,又肩负镇守关中的重任,领大汉精锐大军,直面魏国强敌。
    这种情况下,必然是要用一些信得过,而且还能拿得出手的人。
    什么培养亲信,什么任人唯亲,都是屁话。
    举贤不避亲才是正道。
    王平和刘浑给了邓芝,姜维和石苞放在河东,句扶和孟琰守着蓝田和武关。
    赵广和杨千万只有领军之能。
    李平的事情一出来,就连李丰估计也要回蜀地。
    所以最重要的潼关,还没有确定人选。
    本来冯君侯是意属柳隐和张嶷,他们两人,一个重守,一个能攻。
    现在宫里要把张嶷调走,那就只能让李球补上了。
    只是这么一来,自己身边就得全部放出去,连搭把手的人都没了。
    张小四一听,连忙乖巧地靠过来:
    “陛下也知道阿郎坐镇关中需要人手,所以除了张嶷,不会再要其他人。”
    冯君侯哼哼一声,也不说话。
    心里暗道:
    在这些人当中,张嶷的能力是最平衡的,文武皆备,没曾想宫里倒是会挑人的很。
    这等眼光,估计小胖子肯定是没有的,说不得又是皇后的主意。
    只是想想,连李平和吴懿都要死了。
    这么一算下来,先帝留下来的老臣,当真是越发稀少。
    想到这里,冯君侯突然又想起一事:
    “李平的事情一出来,浩轩也要离开关中回蜀地,我还得要一个人,要不然军粮的事情,没有接手。”
    “阿郎想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