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老老实实经营夕阳产业不好吗?非要挑战高难度的动作。
说红星钢铁集团三产管理处旗下的诸多三产工业是夕阳产业也不完全对,这得分谁来讲这句话,如果是集团高层讲绝对没有问题,因为这些工业企业就是边缘化和夕阳化了。
红星钢铁集团在过去的技改和组织架构变革过程中已经将简单的三产工业剥离出去了,本就是当包袱在经营。
三产工业没盈利吗?
当然不是,目前来看,红星钢铁集团所持的三产工业盈利情况非常好。
你想吧,这些工厂所生产的生产原材料直接供应给联合工厂,不需要营销,管理还是统一的,还有所属企业的扶持,生产成本得有多低。
既然盈利情况这么好,为啥红星钢铁集团还要把它们当包袱甩掉呢?
生产成本低,可管理成本高啊!
三产工业盈利的基本条件就是没有管理成本和营销成本。
红星钢铁集团承担了这部分压力,让这些三产工业的账面看起来非常漂亮,谁来了都想拿走。
对比管理成本,集团想要甩包袱的原因还有几个,比如说庞大的职工福利体系,日益完善的组织架构排斥等等。
最关键的是,这些三产工业已经完成了当初组建他们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红星钢铁集团已经从三产工业发展起了专业厂,比如说五金厂、食品厂等等,不需要再另养三产工业了。
再比如说汽配系统工业,以前红星钢铁集团准备建厂的时候是怕被限制零部件,这才组建了自己的汽配厂。
现在不用了,钢汽已经成长起来了,钢城市工业跟进的更积极,已经在附近建立了集成化汽配生产工厂,专供给集团所属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
京城这边的汽配工业就有点鸡肋了,如果有冤大头接手自然是好的。
李学武还是有点良心的,他没有使劲坑对方,这些三产工业至少能给沈飞带来超过塔东机场本身的价值回报。
只不过回报的时间有点长,但总比他们盲目投资把钱都亏了要好吧?
你就说,李学武这么做贴心不贴心,上哪找这样的良心合作伙伴啊。
毕竟红星钢铁集团与沈飞接下来还要继续合作的,不能一下子坑太死了。
人缘都走尽了,下次谁还敢跟他们做生意,
至于说塔东机场,那才是个大坑。
不过红星钢铁集团还没决定是否引入外资参与经营,毕竟机场算不上高回报率项目,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引入外资有好处,也有弊端。
好处是更快地掌握资源,提升机场的服务水平与航运能力。
弊端是影响力和管理权被削弱,未来可能出现扯皮的现象。
说实在的,包括李怀德在内,就连李学武都没想过要收购一处飞机场。
这玩意太出乎大家的预料了,有一架公务机就得买座飞机场?
那有条船不得买下一个太平洋啊。
李怀德是问了李学武的意见,李学武则想到了集团正在发愁的人事变革。
如果能将三产工业甩出去,那职工削减计划将得到一大步的提升。
就是早就准备剥离的三产工业也能一同转手出去,算是一举两得了。
要说三产工业这部分股份,以前是作为防洪蓄水池来使用的,增加了集团发展资金需要的张力,也给抵抗风向提供了更多的能力。
但以红星钢铁集团现在的体量,要指望三产工业来泄洪是不可能的了。
这种防洪体系禁不住红星钢铁的产业规模了,除非是那几个大项目。
红星钢铁集团真要到了危局时刻,甩出钢汽绝对能回一大波血。
三产工业都卖了,那以后集团所需的生产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怎么办?
很好办,还买原来的料子和被服,这是卖厂子,也不是不来往了。
真要继续从这边采购物资,沈飞指不定多高兴呢,好伙伴就是给捧场。
至于联合单位,他们本身也不负责经营,只是拿分红而已,谁来都一样。
不过这么多年也没拿到分红,都被红星钢铁集团用股份给抵账了。
王新想要其他项目的股份完全是吃着碗里看锅里的,有点挑花眼了。
不过好赖他还是知道的,饭桌上没再讨论这个话题,等回去汇报了再说。
李学武比他更有优势,因为他要谈什么完全不用像王新顾忌这么多。
就算是私下里的见面,他也没什么负担,该怎么谈还怎么谈。
反正这一次李学武没主动坑对方,要钢汽的股份不可能,除非是坦途的。
要联合建筑和联合能源也不可能,因为沈飞没有这方面的资源。
最后只有无人机项目了,李学武真是怕他们不投资,又怕他们投太多以后会哭。
11月1日,按照“加强战备”、“深挖洞”的要求,红星钢铁集团辽东工业领导小组下达了明确指令,全员在业余时间要到工地义务劳动。
这个月份土还没冻瓷实呢,机械挖掘过后有需要人工帮忙的部分。
按照李学武当初设想,地下交通格局设计出来了,部分公路封堵,开始施工。
地下施工倒是不用担心防冻的问题,只是建材有点不够。
按照指挥部的要求,红星钢铁集团在各地的工厂都需要组建水泥厂。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