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33章兵  诡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两人似乎目光有所交汇,但是又像是陌生之人。
    
    这风越来越大,只不过接下来谁能乘风而起,谁又是没翅膀的猪,那就还要在等等看…
    
    冀州。
    
    黎阳的南门城墙之上。
    
    一名军将正在巡城。
    
    说是军将,根本就不像,因为他不仅未曾披甲,就连军中战袍也未曾穿着,倒是穿着一身儒士长袍,戴着头冠,因为晚上风大,还裹了一层狐裘。不仅是脸上皮肤细嫩,就连手都是白净,连半点舞枪弄棒的老茧都无,不仅如此,手指上还带着两个黄金戒指,在戒指表面还镶嵌了硕大的玉石,在火把光照之下,闪闪发亮,富贵逼人。
    
    若不是其身后跟着一队的军校兵卒,点头哈腰的模样,谁也不会将这个看起来不过二三十许的年纪,如文人雅士一般留着三柳细髯,修眉俊目,俊秀非常,说不出的风流倜傥模样的家伙,当成是一县的军将!
    
    不过,在冀州之地,这种现象很常见。
    
    冀州豫州,先要成为士,然后才能担任某些职位。
    
    至于这个职位是不是这个士族子弟擅长的,亦或是他原本懂不懂职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本不重要。于是,只是学了些经文,张口闭口之乎者也的人,不仅可以充当将领,也可以从事水利工作,甚至还可以作为一地之长!
    
    这个左看右看,怎么都不像是军将的人物,偏偏就是黎阳之地,不折不扣的统兵大将!
    
    不为什么,就因为此人姓曹。
    
    和关中之地,韦端要想尽办法才能获取一点话语权不同,在山东,有时候一个姓氏,就可以决定一切。当然,姓氏之中也有分上下,原本曹应不过是曹氏旁支,可偏偏攀附上了曹丕,于是逐渐的水涨船高起来。
    
    曹应之前就是个普通读书郎,若是放到后世,顶天也不过就是个汉语言专业的学士罢了,可偏偏就可以担负了重职,作为检查冀州周边的巡查使,溜达了一圈之后,什么问题都没有查出来之后,结果还因此得了善缘,被一群士族官僚表示曹应是个好同志,应该加一加担子,于是顺理成章便是接任了黎阳的军事重担,成为一地之中最高的军事长官。
    
    升迁速度无与伦比。
    
    反正只要有曹丕作为背书,又是曹氏之人,那么原本大汉制定的相关任职考核制度,也就像是一个屁一样,除了放出来的时候有些味道,其他什么作用都没有。
    
    黎阳之南,便是白马津,故而此地军将不仅是要负责县城周边的防御,连带着还要统御白马津的军寨,虽然只是一地县尉,可是差遣在上,并且掌握有军事实权,怎么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军将了。
    
    同时,因为黎阳地处要冲,所以不仅是有往来商贩行人,更是有军粮物资转运的额需求…
    
    按照道理来说,这么一个重要的地点,应该派上一个合格的军将来,可是这一位军将曹应,却从小到大都没有练习过一天的武艺,更没有翻过一本兵法,或是在军营之中待过一日,身上真的一点军人的气味都没有。
    
    当然,对于山东之地的人来说,有军人气息,还未必是什么好评。
    
    武夫!
    
    持勇好斗!
    
    还是文人好,温文尔雅,通情达理,不光长得顺眼,说话又好听…
    
    曹应原本是旁支,家中自然贫困,现如今掌了权柄,那么除了日常守备,缉拿贼匪等等事务之外,最为关键的,自然就是要为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置办出一份家业来。
    
    所以,借着权柄搞来些好田亩,收些租税,拢几间店面,招揽商户,再利用免费的兵卒劳动力,修建一些房屋用来租典,自然也都是正常基操勿六。
    
    除此之外,曹应还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城池修葺技巧,军备设施维护技术,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果…
    
    比如一些陈旧的兵刃,如果换成新的,那么不仅是要多花很多小钱钱,而且还会导致来年无法更换。谁都清楚,这水利建设么,当然每年都要搞,这道路城墙修整么,也是每年都要修,所以兵刃战甲,又怎么能一年到头都不坏不换的?
    
    所以一些不必要的兵器战甲,用木头刷一层漆,不就好了么!
    
    至于什么是不必要的,那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